第1708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118 字 1個月前

第1708章

皇太極的命令送到了西路清軍指揮官多爾袞、豪格和碩託的手中,三人一合計,既然皇太極的態度堅定,那就打吧,但要打,現在有個問題,那就是黑龍江、松花江都還沒有凍結實,因此暫時無法從商棧的西、北兩面發起進攻,而只能經由東、南兩面展開攻勢。

但早在構築外圍封鎖線的時候,西路清軍就發現玄城衛商棧外圍泥澤水潭遍布,這些泥澤水潭雖然也不是深不見底的,但也不太合適涉讀,因此,唯有衝擊對手故意留下的幾條堅守通道才行,可要衝擊對手故意留下的通道,那就意味着肯定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故而,經過多爾袞們的商議,首先出戰的自然是漢軍旗的炮灰了。

只是,漢軍旗中也分高下,譬如操縱火炮的烏真哈超部隊,那是不方便隨意消耗的,但其他人就無所謂了,死了,八旗老爺們也不會太肉疼的。

於是,在多爾袞們的安排下,1500名漢軍----西路清軍總兵力9000人,其中滿洲正白旗兵900人、(兼并鑲藍旗后重設的)滿洲鑲黃旗兵1150人、滿洲正紅旗兵750人、蒙古左翼兵650人、蒙古右翼兵750人、隨軍阿哈900人、漢軍烏真超哈1000人、其餘漢軍2900人----在己方炮兵的支援下,小心翼翼的發起了試探性的進攻。

說到炮兵,接受了第三次圖們江之戰的經驗的清軍已經想到了剋制守軍遠程火箭的辦法,那就是在用土堆和木板為炮兵陣地加蓋頂棚,雖然這麼一來,火炮的左右射角會受到一定的限制、雖然每次移動炮兵陣地需要花費的工時人力都明顯增加了不少,但以康格里夫火箭發射后類似拋物線的運動軌跡來說,卻是再也無法有效的威脅到清軍炮兵陣地了。

這不,沒了後顧之憂的清軍炮兵顯露出了猙獰的面目,在隆隆的炮聲中,將商棧守衛者設置的相當數量的、暴露在露天的防禦工事、防禦設備打得七零八落、一片狼藉。

趁着己方炮擊下,商棧內守軍“不敢”露頭的良機,漢軍們便開始用裹泥沙袋、原木、木板、石塊等物件填埋起那些無法通行的泥沼和水潭來。

是的,既然知道直接攻擊守軍留下的通道,會付出極大的代價,清軍高層腦殘了才會命令部下直接攻擊這些明顯是陷阱的位置----雖然漢軍是炮灰,但炮灰也有炮灰的用處,是不能輕易浪費的----但不攻擊這些容易通行的地方,那也就只能填埋泥沼、水潭,開闢另外的進攻道路了。

然而,對於清軍填埋泥沼、積水潭的行動,守軍卻以打開江邊水閘,引松花江、黑龍江江水倒灌的方式進行應對----沒錯,在管墨藝塾樣式堂畢業生的幫助下,玄城衛商棧一早就將這些泥沼、水潭與松花江、黑龍江進行了必要的溝通,並且還在兩條江的江岸處設置了可以開合的木質引水水閘,以確保在關鍵時候可以引兩江江水進行倒灌。

漢軍填着填着,發現水面不降反深,便有些摸不着頭腦了,這時,江西寨才把自身抵近松花江西岸邊獲得的偵查報告送來江東大營。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