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6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189 字 1個月前

第1736章

“什麼?島原逆賊身後有豐臣餘黨的身影?”三河(愛知縣)深溝藩藩主、15000石譜代諸侯、受命率領九州各藩聯手剿滅島原之亂的幕府若年寄板倉重昌才走到了福岡,就收到了由長崎奉行所發出的十萬火急的報告。“假的,一定是刻意附會。”

一口咬定起義軍提出的“豐臣氏御家再興”的口號不過是攪亂人心的一種輿論攻勢后,板倉重昌仔細思考了一會,命令道:“雖然是假的,但也不能視若無睹,應該立刻通報江戶,並嚴令九州、四國及西國各諸侯禁止藩內浪士隨意進出,不要給野心家以任何的機會。”

板倉的潛台詞是,在幕府的天領內也要進行類似禁絕浪士移動的命令,但作為前線平叛指揮官,他或可以直接向戰區周邊的九州、西國、四國各藩諸侯下達命令,卻不能撇開江戶方面,在將軍直轄領地里也說一不二----他只是若年寄,不是老中,更不是首席老中,是沒資格就天領內的事務說三道四的----因此,他才要以日本特有的腹議技巧,婉轉的向德川將軍和江戶老中會議提出意見。

板倉手下的佑筆立刻按照板倉的意圖,書寫了上交江戶的報告,並在報告里巧妙的提及了板倉關於在九州、西國、四國等地禁止浪士移動的指令,至於收到報告后,江戶城堡里的主政者能不能心領神會,顯然是不成問題的。

板倉看完佑筆草擬的報告后,滿意的書寫了自己的花押,讓人把報告和命令同時傳遞出去,等做完了這一切,板倉又命令道:“明日快馬兼程,務必於三日內抵達玖島城!”

玖島城是大村藩的居城,也是距離島原藩最近的一座城池,因此被板倉重昌定為北九州諸侯大軍的集結點。

其實從長崎過去島原藩的距離也相差無幾,但大軍在長崎集合,必然讓在長崎的大明及荷蘭商人議論紛紛,進而家醜外揚,而無論哪個封建統治者都一樣,是都不願意家醜外揚的----即便知道外人已經知道了,可只要不被點穿,依舊是要裝模作樣一番的----所以,本着不被外人發現就等於沒發生的宗旨,幕府討伐軍最後選擇不從長崎走。

只是從福岡城到玖島城差不多是100公里的路程,三天趕到的要求還是相當緊張的----原本板倉重昌也是可以選擇坐船經海路前往玖島城的,但走海路差不多要170公里,以日本船平均1節的時速,至少要四天,因此,雖然坐船人輕鬆了許多,但在島原城搖搖欲墜的當下,卻是有些不合時宜的,所以,板倉重昌就只能躍馬揚鞭,進行急行軍了----畢竟連最精銳的明軍一天也不了走6~70里地,一般來說40里已經是好不容易了。

好在,對於板倉重昌一行來說,經行之地,大多是平原,只有極少數的地帶需要穿越山林,相對路比較好走,而且沿途又都在各藩的控制之下,不是敵區,不需要警備,因此,一行人趕緊點,3~4天里還是能堅持住的----堅持不住的,拉在後面也沒關係,畢竟充當平叛主力的是九州各藩的軍隊,還用不着幕府的旗本及御家人上陣廝殺。

就這樣,在板倉重昌的一路狂奔下,明崇禎十年、清崇德二年、日本明正天皇寬永十四年的十二月五日,板倉重昌抵達了玖島城。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