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8章
板倉重昌抓住重點,追問道:“逆黨的大筒是從何而來?”
神尾元勝的目光落在了板倉勝家和大久保忠之的臉上:“這就要問島原藩和唐津藩了,是不是他們的大筒落在了一揆眾的手中了。”
板倉勝家急忙解釋道:“本藩即便有大筒也是布置在島原城內的,怎麼可能在野戰中遺失在逆黨手中呢,還請飛驒守明鑒啊!”
元和偃武前,大筒在日本已經不是太稀罕了,但價格依舊是很高的,絕不是區區4萬石的島原藩所裝備得起的,即便島原藩通過橫徵暴斂獲得的金錢購買了一兩具,也不會隨意的拿出去對付一些看起來無害的泥腿子的,所以,板倉勝家的說法是可信的。
於是,板倉重昌和神尾元勝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大久保忠之的身上,對此,大久保忠之回應道:“本藩世代忠於將軍大人,從不敢違背幕府法令,不可能也沒錢購買什麼大筒,還請兩位大人明鑒。”
大久保忠之的回復是不能服眾的,但問題是,大久保氏與板倉重昌、神尾元勝一樣都是幕府嫡系譜代,其家格還高於板倉和神尾兩人,藩主大久保忠職更是有出任老中的資格,所以,不看僧面看佛面,該給的面子還是要給的。
故而,板倉重昌對大久保忠之的話予以了採信:“既然不是島原藩、也不是唐津藩,那逆賊亂黨的大筒是從哪來得來的?莫不是有其他勢力在其背後出現?”
板倉重昌的話讓所有人都聯想起了島原百姓當前高舉的“豐臣再興”的旗號,因此,在場人中家格最高的柳河藩藩主立花忠茂出列向板倉重昌進言道:“茲事體大,當速速進兵,不可使亂子愈演愈烈了。”
板倉重昌同意道:“理當如此,否則本官也不會初來乍到就召開會議,商議進軍了。”
既然問題的嚴重性,大家都認識到了,接下來板倉重昌的布置就順理成章了:“請各藩先說一下,自己出動的兵馬總數吧。”
立花忠茂便順勢第一個回復道:“柳河藩,出兵一千五百零七勢,其中騎馬武士四十七騎、小幡持六十勢、持鐮兵六百五十勢、弓箭五十勢、鐵炮二百勢,甲持、差物持、手明、小荷隊並五百勢。”
柳河藩表高109000石,按照每1萬石動員250勢的要求,應該出兵2725人,但現在柳河藩只出動了1507人,這個數目遠遠不夠的,但話又說回來,和平了那麼多年,一下子叫人家湊出2700多人來參戰,也是很困難的,能拿出一半以上來,柳河藩已經很努力了。
板倉重昌考慮了一下,告誡道:“但馬守,不足的兵力還需儘快補足了。”
立花忠茂聽懂了板倉重昌的潛台詞,即平叛順利的話,就不要再補充兵力,但若是戰鬥不順利,那該補的還是要補上,所以,他很是滿意的應道:“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