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7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196 字 1個月前

第1797章

皇太極饒有興趣的問道:“大哥的意思是?”

代善把自己的意見拿了出來:“與其幾度強攻不下,勞師靡費,不如先把北面的大軍撤回來,然後我們也依託混同江等水系次第設立前線卡倫哨堡,讓祥福瑞倒過來碰碰我們的塞堡,用南蠻子的話,叫做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皇太極之前曾經說過清軍攻無不克,是不需要學習“祥福瑞”的建寨構城之術的,因此代善的提議看起來有些打皇太極的臉,但后金-滿清至今都是一個新興的政權,並沒有到固步自封的時候,拿來主義,對他們來說並不丟臉,相反,若是沒有拿來主義,滿清也不可能一步步的走到今天,把偌大的大明帝國逼入垂死的境地。

所以,皇太極斟酌一會後,同意道:“大哥說的有理,那大哥以為,我大清又該在哪裡建立卡倫哨堡,以遏制祥福瑞的勢力南侵呢?”

代善來之前早就想仔細了,所以,他衝著皇太極身邊的侍衛說道:“拿一張北面的地圖來!”

皇太極衝著侍衛一使眼色,侍衛乖乖的找來了一張極度抽象的東北地圖,不過圖雖畫的有些寫意,但該有的河流還是都展現了出來。

此時就見代善掏出老花眼鏡帶上,然後指着地圖跟皇太極說道:“南蠻子當年在吉林烏拉(註:滿語的意思是江邊)建設有船場,因此,臣建議將吉林烏拉作為向北控制伊徹滿洲的重鎮。”

皇太極不動聲色的看着代善的手指沿着地圖上松花江的走勢延伸着:“阿勒楚喀、三萬衛(三姓、依蘭)、寧古塔,這都是一路的,既然我大清已經在寧古塔設立防禦(官名)了,那麼,阿勒楚喀、三萬衛這兩處沿着混同江的要點,設置城砦官員也就順理成章了。”

皇太極想了想,同意道:“大哥說的極是,卡住三萬衛,倒是一招妙棋,而以混同江為軸,倒也運輸無虞,若還有餘力,甚至還可以沿諾尼江布置,管轄和控制西北索倫各部,但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阿速江、海參崴那邊怎麼辦?”

代善回復道:“阿速江、海參崴等方向,應該以寧古塔駐軍負責,並以溫車恨卡倫(即琿春,也就是陡門江卡倫遇襲後撤后,重新設置的位置)的樣式在雙城子、稀忽林河(虎林)等地設立堡寨,以約束祥福瑞勢力南侵。”

皇太極思索良久,回復道:“大哥應該知道,博和哩那邊,雖然還在封鎖對方,可幾乎所有人都在跟祥福瑞做生意,所以,朕不能擔心,日後邊遠卡倫的兵馬,會不會被祥福瑞收買,從而坐視祥福瑞坐大啊!”

代善語氣嚴肅的說道:“皇上,恕臣說句不好聽的,雖然祥福瑞在黑龍江一線控制人口、擴張勢力,但說到底,他們還是商賈之流,本據又在千裏海外,其實是很難南下威脅我大清心腹之地的,所以,何不與之議和,進而在三萬衛、稀忽林、雙城子、溫車恨等地與其畫界通商呢?”

皇太極聽明白了,滿八旗權貴中,還是有人希望與祥福瑞保持貿易關係的,這對他就形成了某種壓力,所以,皇太極敷衍道:“大哥的話,容朕再想想,不過,三萬衛、吉林烏拉、稀忽林那邊可以先做起來,等三萬衛和稀忽林的堡寨建好了,就讓北面幾部撤回來修整吧!”

皇太極雖然沒有完全鬆口,但也答應了一大半,這讓代善頗為滿意······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