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6章
既然幕府方面給了三天時限,“聯軍”自然不會匆忙的發起進攻----要想徹底消滅幕府和諸侯的水軍,自然得讓幕府和諸侯的水軍在大阪灣中聚的越多越好,如此才能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但也不能真拖到最後一刻再行動。
所以,寬永十五年七月十二日一大早,“聯軍”開始整隊向紀伊水道方向轉移。
由於不敢確定“洋夷”是撤離日本了,還是準備經由紀伊水道轉向江戶方向,因此,已經被江戶任命為大阪方向總指揮的德川賴宣便命令那些已經開抵大阪灣的各藩水軍以押解的姿態,全程伴行。
於是接到命令的各藩水軍便簇擁着行動非常緩慢的“聯軍”艦船駛離了大阪灣、駛入和歌山灣,然後一路南下,駛出了和歌山灣,進入由紀伊熊野灘與四國內妻海岸所形成的更寬闊的海域。
此時,“聯軍”若是沿熊野灘沿海行動,便預示着“聯軍”可能要沿着日本海岸線,撲向江戶,自然各藩水軍要拚命阻止的;若是“聯軍”沿內妻海岸行動,固然有較大可能去襲擊土佐灣,但也不排除會在駛過室戶沖后,揚帆駛入大洋,並就此一去不回頭。
若是前者,除了追擊、押解的各藩水軍會衝上來攻擊“聯軍”,原本守在土佐灣內的土佐藩水軍也會拚命阻擊的;但若是後者,則日本上下都會鬆一口氣了。
那麼,“聯軍”會怎麼抉擇呢?
正當所有日本人翹首以盼的時候,經過兩天極其緩慢的航線,將整個艦隊駛入大島以西、白浜以東洋麵的聯軍,忽然整條調頭、做出了向東行駛的架勢,外圍跟了兩天,已經精疲力竭的各藩水軍見勢不妙,立刻圍堵了上來。
但此時,就見“聯軍”留下行動遲緩了槳帆船、戎克船轉身迎擊日本水軍,其餘船隻滿帆加速,然後在日軍視線的盡頭實施了調頭,並以勢不可擋的姿態重新沖了回來,一舉突入正在圍攻槳帆船和戎克船的日本水軍陣列之中,然後槍炮齊鳴,在日軍陣列中掀起一陣陣的腥風血雨。
說起來,日本各藩水軍手上的那些關船、小早船來“聯軍”名下的槳帆船、戎克船都很難應付,更不要說西式大船了----何況日本各藩水軍日夜盯防,體力和精力都已經不支----因此當即就被“聯軍”砍瓜切菜般殺了一個落花流水、潰不成軍。
當為時約1個時辰的戰鬥結束后,除了大約30艘見勢不妙提前逃跑的小早船成功逃到了四國及紀伊海灘外,其餘日本水軍的關船、小早船不是沉入了海底,就是化為了海面上的火炬,事後估算,差不多有3000日本水軍官兵在此役戰死沙場。
而花了如此巨大的代價,日本各藩水軍,只不過燒毀了聯軍1艘重型槳帆船和2艘輕型槳帆船,並造成了聯軍100多人傷亡而已,可謂是空前的慘敗。
大勝之後的“聯軍”則首先在日高川河口登陸,攻擊並洗劫、燒毀了日高御坊,在獲得必要的食水補給后,“聯軍”迅速返回大阪灣,重新出現在已經得知紀伊外海慘敗的德川賴宣等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