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8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323 字 1個月前

第1818章

與此同時,擔心盧象昇等部兵力不足的崇禎還下詔調在陝西征剿李自成的總督洪承疇率軍入京勤王,陝西巡撫孫傳庭為兵部侍郎督援軍同行。

盧象昇敗沒之後,高起潛驚恐失措,竟率軍東逃二十餘里,結果一頭撞進了清軍的伏擊圈,毫無鬥志的明軍各部一觸即潰,高起潛隻身逃逸,就此斷送了明軍在京畿的最後一支機動力量;而自請督察軍情的大學士劉宇亮剛到保定就聽聞兵敗,倉惶之下退回了晉州,而清軍則乘勝長驅直入,分陷昌平、寶坻、平谷等地,至此京師震動。

崇禎十一年十二月二十日,深覺局勢不妙的崇禎皇帝下詔徵洪承疇率軍入衛,又命陝西巡撫孫傳庭為兵部郎督侍援軍同行。

說實在的,洪承疇和孫傳庭其實是不願意率部北上的,這是因為崇禎十年八月以上,明軍剿滅流寇的軍事行動非常的順利,其中李自成部在崇禎十年十月於渭南大敗后,只剩下18騎退入川、陝、楚交界處,一時間再無聲響;

闖塌天(劉國能)部於崇禎十一年正月初四於隨州向新任南畿、河南、山西、山西、湖廣、四川軍務總理熊文燦投降;

馬士秀、杜應金部於崇禎十一年二月十二日於信陽城下向明軍投降----該部同年十二月於許州重新反明,但於崇禎十二年二月再度降明;

崇禎十一年春季,張獻忠於南陽降明;

崇禎十一年九月曹操羅汝才率小秦王白貴、過天星惠登相、整世王王國寧、托天王常國安、十反王楊有賢、花關索王光恩、整十萬黑雲祥、混世王武自強等通過武當山太和宮太監李繼政,向熊文燦投降;

而就在接到崇禎皇帝命令時,左良玉部還在南陽地區逼降了射塌天李萬慶、混十萬馬進忠兩部。

因此,眼見得陝西流寇已經徹底失敗,河南、湖廣、江北一帶的流寇也只剩下了老回回、革里眼等少數幾部,洪承疇又怎麼捨得將到手的大功拱手讓出去呢?

但眼下華北的局勢又豈是洪承疇和孫傳庭不願意就可以北上的,這不,濟南告急了。

其實,清軍早在十月初就南下山東了,但當時、兼任兵部尚書的楊嗣昌判斷德州才是清軍南下的必經之地,所以再三傳令山東巡撫顏繼祖率兵謹守,卻沒想到造成了濟南城防的嚴重空虛----整個濟南城就只剩下鄉兵和萊州援兵1200人守城----因此,當清軍得到了事先派遣的間諜的報告,繞開了城防堅固、兵力充足的德州,經臨清一線渡過會通河,直插濟南城下時,明廷上上下下都傻眼了。

只是,崇禎皇帝和楊嗣昌等人還抱有幻想,認為濟南城池高聳,不是匆匆南下的清軍所能輕易攻克的。

沒錯,城內明軍和百姓的確拒城死戰了60餘天,但各路援軍卻遲遲不至----清軍也有打援的意圖,所以才讓濟南城堅持了那麼久----因此,守到崇禎十二年正月初二,濟南城終於守不住了。

城破之後,王府在濟南的德王朱由樞(1642年,死於塞外)、郡王朱慈煩、奉國將軍朱恩賞等都被清軍掠走,山東左布政使張秉文、右布政使鄧謙濟、按察使周之訓、濟州知府苟好善以下近13萬濟南百姓被清軍屠戮一空(另有說法是一百萬濟南百姓被殺),現場實在是慘不堪言。

可清軍並沒有因為攻克濟南就罷手了,很快,清軍又轉攻山東其他州縣,直至兗州一線,距離徐州也只有百餘里之地,這就讓淮安、歸德、鳳陽等地官民大駭,百姓紛紛扶老攜幼南渡黃河逃難。

在此情況下,無計可施的崇禎皇帝只能再三催促洪承疇、孫傳庭率部北援,於是,在明廷的壓力下,功敗垂成的洪承疇只好帶着秦軍等部北上救援。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