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4章
隔了幾天,朱由崧把簡文龍和諸懋源給叫了過來:“孝國,過幾日,你帶上家人去淮安吧,邵先生最近的身體不是太好,已經給我寫信要辭了管墨藝塾總山長的差事,我考慮過了,希望由你來接手。”
簡文龍苦笑道:“世子爺,南直隸人傑地靈,什麼樣的大賢找不到呢,非要趕鴨子上架,讓文龍這個小子來接邵先生的班,這要讓南直隸士林知道了,一定會笑話王府無人可用的。”
朱由崧擺擺手:“笑話就笑話吧,正好讓朝廷放心。”
說完這句,朱由崧又給了另外一個解釋:“孝國,管墨藝塾的核心不是洛河書院和淮水書院,而是杏林堂、農本堂、管陶堂、墨工堂、百鍊堂、秘堂、礦師堂、魯班堂、樣式堂、船師堂、船工堂,這樣的雜學,你以為南直隸士林會真的認同嗎?那些所謂的大賢會樂意屈尊嗎?不,他們只會惡毒的進行攻擊,所以,我不依仗你們還能依仗誰呢?”
簡文龍卻道:“讀書把家業讀敗的可不少,世子爺也是給那些沒有資質的讀書人一條退路,又如何是千夫所指的惡行呢,世子爺,士林不是沒有明白人的,那些裝糊塗的,又何必在意呢?”
朱由崧知道簡文龍還是想推脫了管墨藝塾山長的差事,所以,苦笑道:“孝國說的是,可現在的問題卻是,福王府跟東林、跟復社並非一路人,他們不曲解孤的用意就不錯了,根本不能指望他們諒解孤做的一切,更不要說讓他們配合了。”
簡文龍也明白朱由崧說的不錯,沉吟了許久,這才回復道:“既然世子爺非要我來接邵先生的班,那我也就只能勉力為之了,但若是做的不好,還請世子爺不要怪罪。”
朱由崧笑道:“孝國言重了。”
關於管墨藝塾山長的事告一段落後,簡文龍便問朱由崧道:“那洛河書院還辦下去嗎?”
朱由崧搖了搖頭:“怕是一併要歸併到淮水書院內了,所以,孝國順便幫孤去問一問李普大、牛聚明他們幾個願不願意一併去了淮安。”
朱由崧的意思是讓李岩、牛金星等人沒有機會投到李自成麾下,對此,並不清楚另一時空歷史走向的簡文龍應道:“成,我回去就問問他們願不願意東行,不過,也很難說他們兩個會不會今年與恆學一起北上趕考。”
朱由崧的目光落到諸懋源身上:“恆學今年肯定是要北上的嘍?”
諸懋源有些羞澀的說道:“上一科沒中,有些不甘心,明年還想試一試,若是考不中那也死心了,到時候或還要世子爺幫忙進北監讀書呢。”
朱由崧笑了起來:“我倒是不想幫這個忙呢!”
這話的意思並不是朱由崧不幫忙,而是預祝諸懋源能考中進士,畢竟進士/同進士出身和舉監出身那可是有着巨大的差距的,前者沒有升職的天花板,而後者能做到知府就已經是祖墳上冒青煙了。
諸懋源笑道:“懋源承世子爺吉言了。”
朱由崧順勢問道:“今年國英也會去趕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