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6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166 字 1個月前

第1876章

趙山搖頭道:“不行,至少今年不行。”

為什麼今年不行呢?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今年黑龍江商棧無論人力和物力都透支的太厲害了,所以,即便打贏了也占不住地盤,必須緩上一口氣、有了富有的兵力后,才可以繼續擴張。

那黑龍江方向不能指望熱泉、蝦夷地、南灣等地的支援嗎?

好歹這些地方也開發好幾年了,其中蝦夷地更是已經開發出了4個聯庄,擁有12000餘戶、60000餘口、7300餘頃耕地、200餘頃牧場,光年貢糧食每年都能收50萬石(麥、薯、玉米、高粱),若是再算上從百姓手上徵購的20萬石餘糧,整整70萬石糧食,怎麼就不能支援黑龍江方向呢?

70萬石糧食多嗎?

的確很多,但問題是,眼下福王府正在全力開發蝦夷島上的向海、大樹兩個新聯庄----光是去年一年就向這兩地輸入了2.1萬人,今年還會向這兩地輸入2.5~3萬人,而這幾萬人前期是絕對不能自給自足的,因此這70萬石糧食得源源不斷的輸送過去,填飽這些人的肚子----同時為了方便向向海、大樹兩個聯庄就近提供物資,蝦夷地王莊也在加速開發千歲聯庄和位於大樹聯庄統一側海岸線上的千歲港,如此一來,哪還有什麼富裕的運力支援黑龍江啊,倒是移民船回航時,可以把富裕的糧食運往濟州供堆積在濟州的移民使用。

那麼熱泉庄和南灣聯庄有沒有可能支援黑龍江方向呢?

至少熱泉庄這邊是不行的,這不,目前該庄雖然已經有了500餘戶、2200多人口,但其中男性壯勞力都被調派去開採煤礦了,所以在單靠老弱婦孺的情況下,全庄目前只開發出了150餘頃耕地,再加上缺乏牛馬等大牲口助力,因此全年產出僅有19500石。

而本地已經屬於高寒地區了,熱量需要很高,所以若按1200餘老弱婦孺每天1.5斤糧食,500餘耕地壯婦每天2.5斤糧食,男性礦工每天4斤糧食進行初步估算的話,全年需要18432.5石,當然,冬季不能行動時,糧食消耗會少一點,但再少再少,頂了天也就全年富裕個1500石左右----所以熱泉庄的年貢交的是煤炭----考慮到以防適當還要留些儲備糧的話,根本就沒可能向黑龍江一線提供援助。

至於南灣聯庄嘛,眼下一共有1700餘戶、4500餘口百姓,共計開墾出來760餘頃地,每年收穫84000餘石糧食,可上繳年貢42000石,並且收繳完年貢后,聯庄還能從百姓手中徵購大約17000石糧食,進而使得整個聯庄可供上繳的糧食總量在57000左右----需要扣除鄉兵及王莊管理人員的口糧消耗。

但問題是,一樣沒有足夠運力可供北運,最多就是通過幾艘運力有限的江口甲型、江口乙型槳帆船向黑龍江商棧輸運一部分,可這只是杯水車薪,不能解決太多的問題,倒是北方分艦隊成立后,所需的糧食不用蝦夷地方面出面解決了,單靠南灣這邊就能供給。

陸雋廣也道:“目前祥福瑞與博穆博果爾控制的索倫聯盟之間也沒有大的衝突,最好不用強硬的手段,否則,得利的只能是清虜。”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