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8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407 字 1個月前

第1938章

根據編製表,每艘淮丙船配置2條可以乘坐32人的大型交通艇、4條可以乘坐16人的小型木舸;每艘淮甲船和淮乙船,配置4條載員12~16人的小型木舸;每艘淮丁船配置2條載員12人的小型木舸;每艘淮戊船配置2條載員4~6人的微型木划子;而每條交通艇至少需要12名划船水手、每條16人木舸至少需要6名划船水手、每條12人木舸至少需要4名划船水手,每條木划子需要1~2名水手。

由於木划子的的運輸效率太低了,所以,此前濟州水師只出動了20條大型交通艇、100條小型木舸,沒有出動14條木划子;而單憑20條交通艇和100條木舸,可以一次性從海灘上運走1300餘人。

但鑒於淮丙、淮乙、淮甲、淮戊、淮丁各船的停泊位置距離海灘的遠近不一----部分龍骨型船隻為了防止擱淺還停泊的挺遠的----導致交通艇和木舸來回擺渡的時間不一,以及還要考慮部分小舟在運輸中出現某些忙中出錯的情況,因此濟州水師為了完成之前海灘上聚集的近3000明軍的運輸,前後一共花了2個半小時的時間。

這一個多時辰耽擱下來,連四散的明軍都自發匯攏過來了,清軍再沒有反應是不可想象的,故而在吳東來的提醒下,幾名明軍中高級指揮官再不情願,也只能予以配合。

所以,在一陣罵罵咧咧、推推搡搡后,明軍殘部勉強拼湊出了600多人的隊伍,形成了若干比較單薄,且戰意不足,隨時準備逃跑的阻擊小分隊。

結果,各個阻擊小分隊布置到位沒多久,便與零星出現的清軍小隊發生了戰鬥;當然,一開始冒頭的,都是追蹤明軍殘部而來的零星清軍,這些清軍最多也就三五成群,個別的甚至還是單槍匹馬;因此,在遇到明軍以百十人規模應戰時,多數都理智的避讓的,只有極少數莽撞至極的衝殺過來。

然而,正是這些莽撞的散兵,給早就失去抵抗意志的明軍阻擊分隊造成了巨大的殺傷,甚至還出現了兩名清軍殺散100多明軍的可怕場景,幸而吳東來帶着幾名濟州水師的水兵及時趕到,這才用火銃和弓箭逼退了對方。

吳東來掃了掃身後依舊黑壓壓的待撤明軍,又看了看還停在海上的濟州水師剩餘艦船,臉色立刻變得難看了起來。

是的,目前海面上還剩下4艘淮丙船、6艘淮甲船、1艘淮丁船、7艘淮戊出汗----2艘淮丙船和2艘淮丁船先行出發,去覺華島設立收容營地了----也就是說,現在能參與轉運的只有8條交通艇、42條木舸,一次只能運走不到500人,運完海灘上還剩下的2000多明軍,至少需要3~4小時,而這1個半到2個時辰間,鬼知道清軍會彙集成什麼樣的大隊呢。

正在恍惚和后怕中,淮丙十六號的水手長谷新業帶着一大捆剛剛製作的旗幟上了岸。

“你們幾個,去,把這些旗幟豎起來!”

一眾明軍不明所以,但還是乖乖的根據谷新業的指令,把十幾面旗幟插在了外灘的外圍。

“濟州林大虎在此!”看着這些迎風招展的旗幟,幾名明軍指揮官不解的問道。“這是什麼意思?難不成是你們跟建虜有勾結?”

吳東來不知道該怎麼說,幾個明軍指揮官就去找谷新業詢問,就聽谷新業回答道:“我們跟清虜什麼關係你們就不要管了,至少我們把你們從清虜手中救了下來,讓你們能活命,又不叛國成為漢奸,這就足夠了!”

幾名明軍將官湊在一起商量了一會,認可了谷新業的說法,但隨即又擔心起清軍看到旗幟后,會不會停下腳步來,可谷新業絲毫不搭理這些敗軍之將,只是讓人用刀子和槍桿在海灘外圍劃了一條深深的線。

還沒等這條線畫完,一名清軍分得撥什庫便行了過來,衝著站在大旗下做旁若無人狀的吳東來喝問道:“你那南蠻子,樹這旗是什麼意思?”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