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0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324 字 1個月前

第1950章

“朱由崧是怎麼回事!怎麼如此不知大體。”福藩關於再次申請移藩的奏疏於三月初三送到了北京,結果正好撞到了崇禎皇帝最尷尬的時候,無可瀉火的崇禎皇帝便把火氣撒在了朱由崧的頭上。“整日就知道為自身算計,真是豈有此理!”

崇禎皇帝為什麼會尷尬,為什麼又因此大發雷霆,以至於顧不得親戚之誼,把朱由崧當做瀉火對象呢?

事情還要從松山大敗說起,松山大敗后,退入松山城固守的洪承疇等人曾五次企圖突圍,但每一次都被數量上佔有絕對優勢的清軍堵了回去,而在洪承疇兵敗困守松山城的期間,崇禎皇帝也曾多次命令退守寧遠等地的明軍殘部出兵救援。

可問題是,哪怕是崇禎皇帝殺雞儆猴的下令處死了導致松山突圍失敗的罪魁禍首、不顧大隊協調提前逃跑的大同總兵王朴,但寧遠的明軍依舊軍心不穩,毫無出擊的勇氣,因此導致了松山一線的洪承疇部陷於內無糧草外無援兵的窘迫局面。

明崇禎十五年、清崇德七年、西曆1642年二月中旬,堅持了近半年的松山城已經處在了糧食食盡、各種牲口被吃光了,甚至老鼠也被抓光的絕境了,一眾軍兵開始煮食馬鞍、皮甲之類的物件來填飽肚子,再接下來就只能吃屍體、乃至於自相蠶食了。

在這種絕境下,有人堅持不下去了。

所以,當年二月十八日,副將夏成德引清軍進城,已經毫無抵抗能力的城內明軍束手就擒,隨後曹變蛟、王廷臣、邱民仰等不屈被殺,洪承疇則被帶到了錦州城下展示,最後在清廷的拉攏下,洪承疇叛國投敵了。

由於明軍已經失去了對寧遠以東地區的控制,因此崇禎皇帝並不清楚洪承疇投敵的事實,只是根據自己的判斷,認為松山城破后,洪承疇會自殺殉國,因此自我感動之餘,不但頒布了御制詩歌頌,還籌劃了超規格的祭奠。

結果好玩的事情來了,祭奠進行到最後階段----12壇祭奠進行到第9壇----時,洪承疇投敵叛國的確實消息傳來,這tmd簡直要尷尬死人了,完全是大型社死現場,即便在場的文武百官都以為尊者諱的態度,沒有多說什麼,但崇禎皇帝可以相信,眼下全國上下已經有無數人就這件事在背後指指點點,嘲笑自己識人不明了。

這種註定不會公開的嘲笑,對好臉面的崇禎皇帝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更嚴重了損毀了崇禎皇帝的政治形象,也難怪這些日子裡崇禎皇帝會經常性的氣急敗壞了。

然而,再怒不可遏,崇禎皇帝又不能派人去滿清控制區把洪承疇抓回來,所以正當這一肚皮的火氣無處排解的時候,朱由崧好死不死的再次遞交了移藩的申請,那還不讓崇禎皇帝有了可以藉機發泄的地方嘛!

“皇爺,奴婢聽說,福藩再次上疏是有原由的。”曹化淳收了朱由崧送來了一萬兩銀子的好處費,因此,眼下只能硬着頭皮替福王府向一碰就炸的崇禎皇帝進行了解釋。“福王爺病了,病的很重,所以福世子大約是想沖喜······”

“混賬朱由崧,居然拿國家大事來沖什麼喜!”崇禎皇帝罵了半句,忽然意識到了什麼,當下就換了口吻。“三叔病了?病的很重?已經到了要衝喜的地步了?”

曹化淳回復道:“回皇爺的話,的確病的很重,看病的鄭藩太醫說,一個是德慶郡王死在福王爺眼前,導致福王爺哀傷過度和受了驚嚇,另一個則是福王爺覺得眼下有家歸不得,積鬱在胸,無法排解,有了心病,第三就是福王爺眼下也年逾花甲了,顛沛流離(多年花天酒地)之後身子骨大不如前,所以方方面面湊到一起,一下子就病來如山倒了。”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