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8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309 字 1個月前

第1978章

明崇禎十六年、清崇德八年、西曆1643年八月初九,皇太極像往日一樣上朝下朝,處理國政,沒有表現出任何異常的徵兆;當天晚上,皇太極也如同以往一樣,處理政務;但到了亥時(21~22時)左右,死神卻驟然降臨在他身上----“八月庚午,是夜亥刻,上無疾,端坐而崩”----年僅五十有二。

年紀不大,沒病沒災,皇太極就這麼沒了,因此關於皇太極的死亡,便有了四種推測。

第一種推測,認為皇太極是活活累死的,因為當時正值滿清入關前夕,明朝局勢已經大廈將傾,皇太極在頻繁的政治和軍事活動中積勞成疾,因此精力耗盡而猝死。

第二種推測,認為皇太極是死於疾病,因為皇太極是個大胖子,還愛吃不加鹽的肥豬肉,這樣的人容易換上心血管疾病,因此極有可能是“卒中”後來不及搶救而死;當然,認為皇太極死於疾病的人還有一種相近的推動,即皇太極死於“痰疾(一種熱病)”。

第三種推測,認為皇太極是因為寵妃博爾濟吉特·海蘭珠之死,悲傷過度,痛心而死。

第四種推測,則是認為皇太極極有可能死於一場政治謀殺,兇手可能是多爾袞兄弟。

哪種推測是正確的,誰也沒辦法確定,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由於皇太極去世太過突然,沒有留下任何的政治遺言,因此,他一死,便導致了清廷內部的政治空白,引發了清廷內部兩大政治勢力的激烈鬥爭。

其中,直屬於皇太極和皇太極長子豪格的兩黃旗及正藍旗大臣堅決要求以漢族皇位繼承製度中的有子先立子、無子再由兄弟承襲的傳統----其實漢族皇位承襲傳統並非絕對是這樣的順序----立皇太極之子為滿清嗣皇帝,但兩白旗大臣和一部分兩紅旗宗室卻以多爾袞年富力強且原為努爾哈赤屬意的理由,堅決擁立多爾袞為滿清新的皇帝。

在鄭親王濟爾哈朗所代表的鑲藍旗,及兩紅旗旗主代善沒有明確自身態度之前,雙方爭的面紅耳赤,甚至還拔刀相向,差一點大打出手。

由於沒辦法得到出兩白旗以外,其餘六旗的支持,多爾袞自覺成為皇帝的條件還不成熟,所以經過暫時權衡之後,退而求其次的表示自己可以不當滿清皇帝,但豪格也不能當嗣皇帝。

此前,豪格為了表示大肚和沒有私心,曾經失言稱只要是皇太極的兒子繼位,自己可以不當滿清嗣君,現在這句話被多爾袞拿出來擠兌豪格,一下子就把豪格頂在杠頭上。

豪格啞口無言了,但兩黃旗大臣們還想忠心救主,只是為了避免八旗分裂,滿清內耗滅亡,中立三旗的宗室、大臣紛紛表示多爾袞的提議很好,是解決問題的態度,因此,在中立三旗的壓力下,豪格出局了。

豪格出局后,一眾滿八旗權貴便擁立皇太極的第九子、年僅六歲的福臨即帝位,並改元順治;順治皇帝繼位后,因為其年紀太小,沒有執政能力,因此為了避免豪格以長兄身份操縱朝局、乃至對幼弟暗下毒手,所以代善等人還推舉鄭親王濟爾哈朗和睿親王多爾袞為輔政,由此穩定了皇太極死後的滿清國內局面。

雖然,日後多爾袞排擠濟爾哈朗、借牢獄殺死豪格、不斷打壓兩黃旗大臣、權威形同皇帝,但滿清皇位卻再未易手······

皇太極去世,順治繼位的消息傳到懷慶府的時候,福王已經進入了彌留之際,朱由崧日夜守候在福王身邊,以備不時。

當年八月二十日深夜,朱由崧突然聽到福王的召喚,朱由崧當即起身來到福王床邊,只見福王臉色紅潤的衝著朱由崧招招手,朱由崧立刻眼角流淚的走了過去。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