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2章
得到孫傳庭大舉出關的李自成迅速動員荊襄等地的部隊,“會於河南”,但在闖軍主力尚未趕到之前的崇禎十六年九月八日,孫傳庭率部抵達汝州,闖軍都尉、四天王李養鈍因為兵力薄弱,力戰不敵,便選擇了向孫部投降。
九月十二日,根據李養鈍的提供的情報,孫傳庭部又奪取了闖軍設防的寶豐縣,殺死了李自成任命的寶州州牧陳可新;並於同日攻破了闖軍老營所在的唐縣,將安頓在此的闖軍婦孺盡數殺死。
接下來孫傳庭又率兵逼近郟縣,但此時朱由崧提醒過的糧食補給問題終於冒了出來----當時“久雨道濘,糧車不能前”,以至於軍糧奇缺----為了解決糧食問題,孫傳庭只能選擇強攻郟縣,但郟縣縣小,闖軍在城內也沒有多少存糧,因此戰勝后的孫部就只繳獲了“騾羊二百餘”,這些騾羊隨即被“分臠食殆盡”,結果,非但沒能填飽孫部的肚子,還讓孫部陷入了更嚴重的飢荒之中,部分士兵開始脫營逃亡。
率主力囤集於郟縣附近的李自成俘獲了這些逃亡的明軍士兵,得知了孫傳庭部陷於補給不暢的窘境,便派遣兵馬繞小路攻打汝州,準備徹底截斷官軍糧道。
孫傳庭或多或少的聽見了一點朱由崧的提醒,所以在汝州留守了上千人的部隊,一時間闖軍並不能立刻奪取汝州截斷明軍糧道,但汝州被圍攻的消息傳到軍前,明軍官兵還是驚恐萬分,作為後勁的延綏總兵王定、寧夏總兵官撫民兩部更是“大嘩”,進而全軍“謠言四起”。
為了確保糧道安全,孫傳庭只能分其軍為三:“以白廣恩部從大路,已與高傑從小路,還師迎糧”,以陳永福部留守營地。
但“前軍既移,后軍亂,永福斬之不能止”。
闖軍發現明軍營地產生騷亂,判斷己方截斷明軍糧道的計劃成功了,於是便立刻出兵追擊;見闖軍出擊,孫傳庭便指揮已經出動的官軍回師迎接。
正當官軍與闖軍展開激戰時,臨時強征來的明軍一部發生騷亂,並大呼“師敗矣”,然後四散奔跑,結果自然是打亂了明軍的陣列,導致明軍大敗,等好不容易撤出戰場的明軍逃回孟津做統計時,才發現“死者四萬餘、失亡兵器輜重數十萬”。
“各部,后軍報告,闖軍只到了龍門就沒在前進。”
聽完夜不收隊負責人的報告,孫傳庭以蒼老十歲的語氣說道:“闖逆沒有立刻追擊,說明他們還在追剿、收編我軍殘部,等闖軍作為這一切,徹底消除了身邊隱患后,他們肯定還會繼續逼迫上來的。”
眾將面面相覷,探問道:“閣部,接下來,我們該怎麼辦?”
孫傳庭決定道:“撤,立刻撤回狹西。”
白廣恩苦笑道:“閣部,就算要撤也不是那麼容易的,眼下我軍騾馬盡失,糧秣具喪,一旦循新安-澠池-靈寶一線回師,道路漫長,極可能為流寇追兵所趁啊!”
白廣恩說的沒錯,眼下明軍是走不開,也走不動,一旦闖軍追擊上來,只怕又要被酣暢淋漓的屠戮了。
孫傳庭深思數息,斷然決定道:“過河,過黃河,從河北回狹西,這樣,只要我們截下了船,闖逆就別想輕易追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