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7章
李自成率部從北京出發后的第二天,東出求援的寧遠軍副將楊坤、游擊將軍郭雲龍一行在翁后一帶(遼寧阜新附近)遇到了帶着大軍準備借明朝國內巨變再次洗劫京畿的滿清攝政王多爾袞。
原本清軍此次入關作戰依舊是循前五次進攻關內的路線,準備繞過山海關,自薊鎮、宣鎮境內突破長城防線,殺入京畿的;眼下接到吳三桂“乞師”的要求,多爾袞大喜過望,當即調整進軍路線,直奔山海關而來。
不過清軍進軍的速度雖然很快,但由於臨時調整路線及寧遠明軍撤入山海關后沿途實施的堅壁清野,所以,直到四月二十一日,清軍前鋒才趕到了山海關外十五里處,而此時,順軍主力也已經開到了山海關城下了。
當晚,吳三桂親自到清軍營地中與多爾袞見面,共同商議了如何應對順軍的作戰計劃。
根據吳三桂與多爾袞制定的作戰計劃,第二天,明遼鎮兵馬及山海關駐軍便與李自成率領的順軍展開了激戰;此役,順軍號稱十萬,具體兵力大約5~6萬的樣子,遼鎮和山海關兩部明軍的總兵力在4~5萬之間,再加上順軍連戰連捷,鋒頭正銳,因此“苦戰至日昳”、“三桂兵幾不支”。
在吳三桂和高第兩部即將崩潰之際,終於集結起足夠數量的清軍“乃分左右翼,鼓勇而前,以逸擊勞,遂大克捷”。
好在順軍當時的戰鬥力不俗,清軍又因為對松錦大戰中慘烈一幕心有餘悸,所以沒有敢逼着順軍窮鼠反噬,所以,李自成得以收拾殘部,退回永平。
只是,清軍雖然沒有立刻追擊順軍,但卻接管了山海關城並源源不斷的開來大軍,已經失去最後落腳點的吳三桂和高第只能聽從多爾袞的調派,以所部展開對順軍的追擊。
發現吳三桂在順軍背後緊追不捨的李自成,便在永平城西二十里的范家莊殺死了吳三桂的父親吳襄,然後帶兵匆忙退回了北京,但在李自成退回北京的路上,朱慈烺、朱慈炯、朱慈炤等三位崇禎皇帝的皇子在亂軍中失散,從此人間蒸發----有傳聞說朱慈烺後來自行回到了北京,但被外祖父周奎獻給了隨後進駐北京的清軍,由此被清軍殺害了。
早在李自成於當年四月二十六日回到北京前,北京就出現了大量反順的揭帖,譬如,四月十四日,西長安街就貼出了“明朝天數未盡、人思效忠,本月二十日共立東宮為帝,改元義興”的所謂“私示”;又譬如,四月二十五日,又有人以吳三桂的名義發布了“傳吳帥告示入城,諭眾以皆為先帝服喪,大兵入城,冠素者不殺”的告示。
北京城內反對者的活躍,讓李自成明白他已經無法有效的控制北京的局勢了,於是,便於當年四月二十九日,匆匆在紫禁城內的武英殿登基為帝,並在當天夜裡退出了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