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0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323 字 1個月前

第2090章

任命三位大學士的旨意在六科很快順利通過,於是一眾官員跑到內閣向高弘圖、馬士英、王應熊三人道喜,然而等這波熱鬧勁過去了,一眾東林黨人的臉色都不是很好看。

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內閣里沒有東林黨人的存在:

高弘圖出身齊黨,雖然與東林黨關係密切,但只能說其與東林黨人是合作的關係,並非純粹的自己人;而目前在留寓南方的天津、山東商人中擁有不小影響力的黃斐,眼下已經被朱由崧拉攏,很難說高弘圖不會受其及其等的影響,逐漸向朱由崧靠攏過去。

並且就從目前朱由崧積極收復山東的主張來說,就很合高弘圖等山東籍官員的心思,也就是目前收復山東戰略的主持者是東林幹將史可法,高弘圖等山東籍官員尚且有求於東林黨方面,所以,才沒有立刻轉向,但長遠來說,東林黨是不可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高弘圖這個首輔頭上的。

馬士英也是一樣,他在政治上屬於中立派,跟東林黨有合作有對抗,東林黨對他的影響力微乎其微,根本不能指望他在關鍵時候給予東林黨人以必要的支持。

至於王應熊,雖然他老師曹學佺的座師張位是因為妖書案下台的,但這件事過去也太久了,並不能指望作為絕對中立派(兩不得罪的老官僚)的他會因此跟東林黨保持一心······

於是便有人問了,為什麼作為東林幹將的王鐸沒有入閣?

這一問,便牽連出了朱由崧差一點“血洗”禮部的事情,一干中低品級的東林黨人頓時不幹了,一個個準備上疏勸諷朱由崧,但作為東林黨的頭面人物,張慎言、呂大器、錢謙益、姜曰廣等人則考慮的更多。

“陛下拋出裁費三司,增設巡撫的提案,可謂來者不善呢!”兵部右侍郎呂大器皺着眉頭分析道。“如此一來,姑且不說北方,就現今來說,就能設立江淮、安慶、江東、蘇常、浙北、浙南、福建、乂安、江西、贛中、南贛、廣東、南京、廣西、柳江、貴陽、黔東、湖南、湖北、雲南、大理、襄樊等二十二個正三品巡撫,六十六個從三品布政使、按察使、提學使,再加上以上四個衙門的屬官副貳,得安置多少官員呢!由此聯動,又牽涉到多少官員的升遷調轉,要是我們膽敢阻止,只怕上上下下會把我們撕成碎片的。”

工部右侍郎姜曰廣同意道:“儼若說的不錯,這分明就是今上拉攏人心的陽謀,我們是絕對不能反對的,否則就是把各級官員推到了今上一邊。”

錢謙益摸了摸鬍子,說道:“皇帝此舉怕還有消除禮部方面影響的用意,所以,今上卻是不簡單呢,一石二鳥,搞不好與先帝一樣,日後少不得威福自用。”

吏部尚書張慎言想了想,說道:“既然已經知道今上的用意,那我們就應該順水推舟,爭取在這二十幾個巡撫、六十幾個藩司、臬司、學司上多安置些正人君子。”

錢謙益補充道:“除了巡撫,我們還要在總督的職務上,做些爭取。”

當前,朱由崧只任命了史可法這一個督師及孫傳庭和路振飛這兩個總督,顯然是與22個巡撫是不配套的,就算朱由崧不準備在腹地安排總督,但前線總是要的再布置幾個的,所以,東林黨人決不能撿了“巡撫”、“新三司”的芝麻,丟了“總督”這個西瓜。

當然,錢謙益說要爭取在總督職司上安插黨人的目的也是為了自己,畢竟朱由崧眼下並沒有恢復他的職務,所以,在回歸中樞的努力幾度失敗的情況下,錢謙益便萌生了先以地方職司為跳板,再回歸朝堂的心思,但讓他從巡撫做起,他也是不甘心的,所以就瞄準了那幾個還不知道在哪裡的總督職位。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