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5章(1 / 1)

第2105章

要知道當時朝中之東林幾為魏氏一掃而空,新君崇禎繼位后撲殺魏黨,東林諸公均寄希望於籍崇禎之力東山再起,在這個關鍵時刻,阮大鋮卻指控東林集團和魏忠賢集團均是通內亂國的黨爭派系,若阮氏此疏得用,則非但大批在野東林人士仕途復起之望就此斷絕,就是在朝孑遺者亦處於隨時獲罪的境地,而東林黨孜孜以求重掌大局之心就更別提了,勢必全盤覆滅。

是故東林諸君其時對楊維垣、阮大鋮之切齒,猶過於閹黨,就此種下了東林黨對其念念不忘,十數年來一直對其進行狠狠打擊的根源。

此後,在朝野之東林同仇敵愾群起而攻之,重新擔任光祿卿不久的阮大鋮被以“陰行贊導”的罪名被定入“逆案”,論贖徒為民,終崇禎一朝十七年,均廢斥在野。

阮大鋮被硬拽進“逆案”后獲罪在家閑住,鬱郁不得志,於是整天以詩文會友。

阮大鉞本就極具才氣,獲罪的理由確實又很牽強,原又是東林一脈,所以游宴倡和的詩友中倒有相當部分是東林名士,如范景文、史可法、文震亨、錢秉鐙(澄之)、王思任、茅元儀、張岱等等。

其中明末史學、散文大家張岱在攜三位友人去拜訪他時,就曾對他的際遇有“圓海被謗山居”之嘆,以為其名掛“逆案”實屬被“謗”;而陳子龍的弟子夏完淳則說得更為直接,乾脆稱之為“奇禍”、“枉案”。

但此時的阮大鋮運氣差到極點了,這不,招惹上的是赫赫有名的“明末四公子”中的陳貞慧、侯方域等一大群混跡秦淮河上的風流公子哥兒,還有東林黨創始人顧憲成的孫子顧杲、大儒黃宗羲、禮部員外郎周鑣等朝野清流名人。

四公子和吳應箕等人看不慣的,不是其他什麼,乃是因阮大鬍子區區一個帶罪被廢了多年的安徽鄉下佬,跑到南京不老老實實安分守己地在家獃著,卻四處交遊,其所作詞曲暢行於各種通宵達旦之歌茵舞席上,還竟然非此不歡。

最後還“流傳演唱,與東嘉、中朗、漢卿、白、馬并行”,又得“識者推重,謂之實得詞家正宗嫡派”,阮家戲班更是冠絕當時,號稱金陵第一;兼且其門庭若市,“南中當事多與游,嗚騶坐輿,偃蹇如故;士大夫繾綣,爭寄腹心”,風頭之健一時無雙;這叫他們這些常年混跡於秦淮河上的大才子們顏面何存,又怎麼咽得下這口氣?

既然咽不下去,所以就用誣陷的辦法,寫了一張充滿了危言聳聽的不實之詞的《留都防亂公揭》,對阮大鋮鳴鼓而攻之,從而對阮大鉞踩上一隻腳,讓他永世不得翻身······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