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2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423 字 1個月前

第2112章

“定生、子方,你們聽說了嗎?”鄭芝龍向內庫敬獻金花銀50萬兩的消息,讓南京上下人等這才明白過來,朱由崧為什麼會突然晉封鄭芝龍為南安伯的,但上述衝擊尚未過去,另一個更令他們瞠目結舌的小道新聞開始在南京城內流傳起來。“鄭飛黃接下來會每年向內廷繳納三十五萬兩金花銀的供奉,今上因此準備晉封其為南安侯、后軍都督府左都督、瓊州水師總兵官、佩靖海將軍印、領上方劍、世鎮瓊州。”

一年35萬兩銀子,而且是年年交,這讓陳貞慧、顧杲等人恨得牙根痒痒,是的,鄭芝龍有錢幹什麼交內庫,這錢交給他們花,他們不一樣替鄭芝龍辦的妥妥噹噹的,現在倒好,完全便宜了朱由崧了。

所以氣急敗壞的某人,聽罷之後,便大罵起來:“堂堂皇帝,公然鬻官賣爵,這是亡國的徵兆啊,不行,我們決不能坐看國事敗壞,走,我們一起去執政大臣家請願,一定阻止了這樁醜聞。”

陳貞慧這麼一鬧,侯方域、冒辟疆、顧杲、吳應箕等人便意氣風發的趕往高弘圖的府邸請願,然而在陳貞慧等人串聯的時候,朱由崧正因為此事在九五飛龍殿召見大學士、六部尚書和都察院左右都御史。

“朕的確是在鬻官賣爵,之前號集義勇是鬻官賣爵,現在封鄭芝龍為侯爵、永鎮瓊州是鬻官賣爵,但卿等想過沒有,朕為什麼要鬻官賣爵。”朱由崧的目光落在高弘圖頭上。“高先生,你兼着戶部,你跟諸卿說說,國庫里有多少錢?”

高弘圖苦笑道:“今年夏賦秋稅都還沒有收上來,去年的稅銀全部解送北京,現在都落入流寇之手了,南都國庫里僅有一千三百多兩銀子;若不是陛下撥了一百萬兩的內帑,連陛下御極后的賞賜都發不下去。”

高弘圖隨即補充道:“根據戶部的估算,今年全部稅收都能如期收上來的話,也就是四百四十萬兩上下,但按往年慣例,能收八成已經是頂了天了,這麼算來今年能拿到手的,就是三百五十到三百六十萬兩;但云貴川及湘粵桂預計一年要各給五十萬兩的軍費、江北四鎮一年預計要兩百萬兩,山東河南那邊預計要給八十萬兩,這就三百八十萬兩;而且給湘粵桂的軍費還不包括寧南伯索要的一百萬兩······”

高弘圖的話讓在場人啞口無言、心情沉重,此時就聽朱由崧言道:“這個時候,誰給朕一百萬兩,朕當然不吝封他一個侯爵,這是什麼,這也是軍功,沒錢,前線能打仗嗎?百官能養家糊口嗎?卿等以為聯虜平寇,虜不要歲幣款金嗎?不鬻官賣爵,難不成再加三餉?把江南百姓也逼得造反了嗎?亦或是,加征船稅、商稅?”

加征三餉,在場的官員們是有能力將負擔轉移給老百姓的,但加征船稅、商稅,那可是要割各地士紳的肉了,這是東林黨人絕對不願意看到的,因此,就算是再覺得不爽,在場的大明高層也只能承認朱由崧做的漂亮。

也就只有吏部尚書張慎言出於本部門的利益出列反對道:“臣,以為,陛下治理天下,不應該是全憑權謀小術,應該遵循正道,譬如國用不足,當行節儉,而非暴斂開源。”

朱由崧冷然的對張慎言說道:“卿是說朕不該這個時候修紫禁城嗎?那朕就問問張卿,恪貞仁壽皇後來南京后住哪裡?皇后,諸妃來南京住哪裡?朕的皇子皇女們已經是成家的歲數了,還要讓他們等多久再成親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朕自己家裡都顧不上,又何以推行至天下?是不是到時候,卿等又可以指責朕對恪貞仁壽皇后不孝、坐視其長期流寓淮安了?”

不待張慎言辯解,朱由崧又道:“先帝夠不夠節儉的,到最後宮裡連三十萬銀子勞軍都湊不出來,以至於宮妃要變賣首飾、製作綉帕籌款,可先帝這麼節儉,天下安定了嗎?亦或是,朕現在就以節慎,先查封了秦淮河,少些風花雪月,多一些大戰將臨的氣氛!”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