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2章
1644年八月三十日,朱由崧正式冊封嫡長子朱慈焈為陳王、庶次子朱慈烿為霍王、庶三子朱慈煢為蔡王、嫡四子朱慈炾為邢王、庶五子朱慈焿為薛王,又追晉亡弟朱由樺為鍾烈王、特晉朱由樺女朱淑糖為安泰公主,並以不能厚此薄彼為由,晉封潁王朱由渠之女朱淑喜為安怡公主······
在朱由崧封大封諸子的時候,阿勒楚喀之戰打響了----匆匆從三姓城趕到的清軍粗粗搭建了營帳之後,便迫不及待的展開了進攻----然而,儘管之前阿巴泰率領馬隊在阿勒楚喀城外遊盪,試圖阻止祥福瑞軍修復破損的城池,但由於祥福瑞軍控制了松花江,守軍可以輕鬆的前往松花江北岸砍伐樹木,因此,清軍未能有效的阻止祥福瑞軍修復阿勒楚喀城。
再加上,三姓城清軍南下時,來不及攜帶笨重的紅衣火炮,因此,清軍對阿勒楚喀城的進攻非常不順利----打了三天,前後傷亡六百人,卻連阿勒楚喀的城牆邊都沒有摸到----不得不被迫暫停了下來。
而在三姓方向,注意到城內清軍主力南下的李自奇,的的確確派兵過河了,但祥福瑞軍卻討巧的在松花江跟倭肯河交匯處上岸,然後在江上炮船的掩護下,就地修建營帳,接着才逐步擴張營地,進而逼近三姓城的北門,這就讓阿巴泰根本找不到迂迴強襲的可能。
正在兩頭不着港的時候,阿巴泰終於接到了濟爾哈朗發自盛京的命令,同意他放棄三姓、松原、齊齊哈爾的主張、率部退回吉林烏拉,但關於阿巴泰同期放棄寧古塔的要求卻被駁回了,於是,阿巴泰便命令沙爾虎達便率領800騎兵,掩護三姓守軍退往了寧古塔,自己則帶着阿勒楚喀方向的部隊退往了松原,並在松原集結了齊齊哈爾方面的部隊后,退往了吉林烏拉。
為了避免撤退途中遭到祥福瑞軍的追擊,沙爾虎達與珠瑪喇在撤出三姓時,一把火燒掉了這座滿清辛苦數年建成的要塞,結果大火不但阻斷了李自奇部追擊的通道,還差一點燒毀了三姓城城外,祥福瑞軍的營地,迫使李自奇不得不率所部撤回到了江西。
就這樣,祥福瑞號以斃俘清軍1500餘人、自身傷亡300人----主要是水兵----的代價,奪取了三姓、阿勒楚喀、雙城子等地,並燒毀了清軍在溫車恨的卡倫、迫使清軍從林北、穆棱河等地卡倫撤出,同時還建成了位於濱河衛舊地的前進要塞濱河衛商棧,成功獲得了1644年北疆之戰的勝利。
不過,接下來的幾年內,祥福瑞號的精力主要放在了西進及建設鯨海西北岸沿海商棧方面,因此,在建成了斡蘭河(蘇維埃港)、野豬河、雅蘭河(帕爾季贊斯卡婭河)、兀的河(烏第河)、卜魯丹河(結雅河支流烏爾坎河)、松原、齊齊哈爾、阿爾巴津(雅克薩)、石勒喀河(波克羅夫卡)、奇乾等處商棧后,並無餘力繼續南下,這才讓清軍在北疆得以穩住了陣腳,並沒有一潰千里的把整個北疆都丟掉----其實,祥福瑞這邊也沒能力席捲整個北疆,進而與清廷分割關外。
但即便如此,清廷也失去了對廣大伊徹滿洲部族的控制,甚至連寧古塔及吉林周邊的索倫各部都與祥福瑞號保持了某種心照不宣的商貿關係,由此,清廷失去了通過吸納伊徹滿洲部族,填補自身戰損的可能,這對清軍來說是極其不利的局面。
自身,當前,清軍真迫不及待的湧入北京及周邊地區,一時間還想不到那麼長遠,可等他們真的想到了,恐怕也就來不及了······
“奪取松原之後,我們就與科爾沁蒙古實際接壤了。”在弗提衛內,得勝歸來的李自奇與陸雋廣、李弘溝通道。“那麼我們該持什麼樣的態度與科爾沁蒙古交往呢?”
滿清與科爾沁蒙古的關係是極端緊密的,雙方最高層聯姻不斷,可以說,科爾沁蒙古就是滿清最大的助力,因此,在與科爾沁蒙古打交道的過程中,祥福瑞這邊一定要小心,再小心了。
陸雋廣想了想,說道:“還是先以正常商貿態度與科爾沁人打交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