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4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424 字 1個月前

第2134章

順軍退往山西后不久,內部就發生了李岩被殺事件,雖然這一事件的真相撲朔迷離----李岩本是牛金星舉薦給李自成的,在大順政權內部的地位也一直不如牛金星,牛金星完全沒有必要嫉妒並攻訐對方,因此李岩之死,很大程度上應該是李自成自己的意思,牛金星不過是替李自成背了黑鍋----但還是動搖了大順政權的根基,以至於在1644年六七月間,順軍除了在井陘、懷慶、密縣等地針對明清兩方發動幾次規模很小的反攻外,其餘大部分時間都呈現“文武不和、軍士解體”、“遂不能復戰”的狀態。

就在李自成無力對清廷展開大規模反擊的時候,清軍卻開始向順軍佔領的山西地區發起了大規模的進攻----1644年六月十四日,清廷派固山額真完顏·葉臣率部進攻山西;當年七月三日,又調進攻山東的覺羅巴哈納、固山額真石廷柱前往山西,協助葉臣進攻;九月十三日,多爾袞再調前鋒統領佟佳·席特庫率領援軍往助葉臣。

一方是無力大規模反攻、一方則是大軍接二連三的開來,結果必然是清軍步步緊逼、順軍則步步敗退,到了當年九月二十日前後,順軍已經基本丟失了晉東南地區,十月初,太原也被清軍攻佔,守城的順軍將領陳永福,出太原東門南逃,從此不知所蹤(一說被殺,一說降清);至此,大順政權在山西的地盤只剩下晉西南一隅,形勢對李自成已經十分不利了。

順軍在山西打不過清軍,但在河南爭奪明軍的反攻卻連連得手,這不,當年八月十日,順軍奪取了之前因為士紳叛亂而失陷的懷慶府城;接着又於九月初八攻佔了同樣背離大順政權的衛輝府城、殺死守將劉英,迫使開州駐軍劉洪起部逃亡濮州;九月二十三日,順軍一部奪取了田仰想辦法策反的裕州城、殺死了明軍副總兵周道玄;九月二十四日,在順軍另一部的威脅下,田仰被迫撤離開封,逃到了歸德。

不過順軍打通與襄陽的聯繫后,因為北方的形勢日趨惡化,亟待主力回援,因此並未進一步對河南東部及淮上地區展開進攻,這就讓田仰、杜秀文、劉肇基、尚可喜等江北河南文武得以鬆了口氣。

至於史可法這邊,許定國、劉洪起、劉洪禮、徐良臣、張孟習、孫學禮、楊逢春等將領紛紛要求撤出山東、撤回南直隸,但史可法既然受命督師河南、山東,自然是不好再沒有威脅的情況下倉皇后逃的;所以,史可法一方面遍灑金銀安撫各將,另一方面又誘殺了積極主張逃跑的楊逢春,兼并了楊的部隊,這才靠着軟硬兼施,暫時安定了魯西南的形勢······

按下北方的局勢不說,從當年八月開始,南京城就逐步的喧囂起來了----由於朱由崧決定弘光元年開辦恩科,以及士子率義民投軍可以獲得封賞的旨意相繼傳遍了整個南明控制區,所以獨自、結伴乃至領着義勇前來南京城的舉人、秀才是一日多過一日;而隨着朱由崧關於未授官進士及退職官員也適用於義勇條例的補充規定的下達,很多因為種種原因未能得官或被迫致仕的官員也帶着他們雇募的義勇趕到了南京,這就愈發的讓這座城市嘈雜起來。

“劉兄!”人一多,自然會彼此走動、結交、打探的。“你這次從老家帶來的義勇被大小校場那邊收下了幾個?”

“原來是王兄啊,不瞞王兄,大校場那邊收了七個,小校場那邊收了二十六個。”

所有義勇到了南京后,先要到負責為新軍京營徵募兵員的大校場走一趟,等大校場檢核完畢了,落選的可以再去為江北四鎮徵募兵員的小校場去複查一遍,兩遍過完了,被收走的才是統帥者用來獲得封賞的核准數字。

“加起來過三十了吧,那可要恭喜劉兄了。”

劉兄的士子故作謙遜的說道:“不過是得了一個入監的資格而已,還要三年才得官呢,有什麼可喜的,倒是王兄聽說過了一百之數了?”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