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3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047 字 1個月前

第2153章

兵部右侍郎呂大器在吳兆元說完后,出列道:“臣以為吳老侍郎所言大謬,自古皆是以強勝弱者多,以少勝多者少,是故,前線兵多總能提高一絲勝算的,而今我朝連遭敗績,已然是到了不能輸的地步了,所以,臣以為,忻城伯所部屆時就算不能打,也能壯我軍聲勢;況且,寧南伯三十萬大軍實際是虛數,以兵部所發餉銀來算,僅有五萬之眾,即便有超編,也不過七八萬而已,遠沒有兵足之說,卻是需要增援的。”

朱由崧用責怪的目光看向張縉彥,意思是說,兵部內部分歧都沒統一,怎麼就把調兵方案拿到朝堂上來談論了。

張縉彥見狀無奈的表示道:“臣的意見與呂侍郎相同。”

吳兆元不滿道:“臣以為,寧南伯背後有靖南伯部、黃蜚部,張部堂統帥的江西兵也能一戰,實不需要忻城伯所部去消耗江西寶貴的糧秣。”

朱由崧見呂大器又要開口駁斥,便搶先一步發話道:“卿等就確信闖逆會進攻武昌、漢陽嗎?若是其兵鋒指向荊州、然後越長江進入湖南怎麼辦?孫傳庭如今兵不過三萬,只怕未必守得住啊,這樣吧,領趙之龍率班軍一萬由黃蜚部自水路運輸至岳州,配合孫傳庭保衛湖南,為左良玉左翼屏障;再調鄭鴻逵部進駐九江,黃得功部進駐蘄、黃並領巡江水師太平營、江陰營,以為左良玉右翼屏障。”

眼下鄭芝龍所部福建水師已經一分為三,其中主力隨同鄭芝龍遷往瓊州,一部留在福建由福建水師參將鄭芝鳳統領,還有一部分剛剛升任鎮江水師總兵的鄭鴻逵掌握,負責保衛南京下游及運河交匯口。

既然水師方面的力量是富裕的,所以,朱由崧便決定把黃蜚和趙之龍部加強給孫傳庭,以免左良玉腦子突然壞掉了,改東進為南下;而鄭鴻逵部西進后的空缺,朱由崧則會用濟州水師的江口型槳帆船來填補,相信濟州艦隊可以輕鬆的戰勝,沈廷揚手下那些船的。

吳兆元還待說些什麼,只求調開班軍、削弱南京城防力量的呂大器已經恭聲應道:“陛下聖明,臣附議!”

張縉彥跟着應道:“臣附議!”

吳兆元見張、呂都答應了,自己顯然也是無力回天了,而且仔細想來,朱由崧的方案似乎也是正確的,也採納了自己不要把兵堆砌在九江的觀點,所以,吳兆元也只好跟着低頭道:“臣也附議,但南京的兵是不是少了點。”

“無妨!”朱由崧回應道。“京營尚有五萬新練之兵,班軍這邊,趙之龍帶走萬餘,也還有萬餘可用,守南京應該是夠了。”

話雖如此,但真要被人打到南京城下了,別說5萬人了,就是10萬也未必守得住,這一點完全可以從北靖康年間的汴梁、崇禎十七年的北京加以驗證。

但既然朱由崧說靠京營新軍能守住南京,眾人也就不多說什麼了,於是,朝會進入到了下一個議程當中:“關於爵位更定,吏部有明文了嗎?”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