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6章
弘光元年四月初六日一早,多鐸率部正準備離開六合城,向儀征方向開進,忽然接到之前派出去的探馬報告,一隊明軍約2萬人,自浦口向六合開來,且隊伍中似乎打着皇帝龍旗----其實是監國親王旗號。
多鐸聞訊大喜,是的,截止到目前為止,在與各路勢力交戰中,清軍依舊是野戰無敵的狀態,因此,多鐸極有信心在野戰中,消滅了這股敢主動出擊的明軍,於是,多鐸便修正了東去儀征的計劃,轉而南下迎擊浦口來敵。
當日巳初(09:00)前後,明清兩軍的探馬(夜不收)開始大規模的交手,由於京營各師夜不收都廣泛裝備六管線膛短手銃,因此在探馬們之間的交手中,明軍明顯佔據了上風,以至於多鐸的耳目逐步失靈。
事實上,京營三個師共有680名夜不收,就人數而言,要比清軍探馬多了近70%,但饒是人數佔優、軍械佔優,可在爭奪這場戰地情報戰的過程中,京營夜不收們還是付出了近50人戰死、70餘人重傷的慘痛代價,這才打殘了清軍的探馬隊。
在耳目失靈的情況下,多鐸只獲得了對手是大明京營新軍、總兵力1.8萬人等少數戰場情報,並繳獲了包括1支六管線膛燧發短火銃、5支四管燧發短火銃在內的少量戰利品。
當然,就是這幾隻短火銃也足以讓多鐸對面前的敵人的身份起了疑心,但問題是,光憑這幾隻形制古怪的火銃,多鐸是不能斷定對手與祥福瑞的關係的----潁東的確也有棱堡化的皇莊,但數量不多,所以多鐸來的時候,並沒有遇到,因此,多鐸並不清楚自己會撞上昔日在塔山遇到過的敵人;而且多鐸部推進的速度太快了,准塔並不清楚多鐸部現在的位置,因此關於祥福瑞的堡寨出現在兗南淮北的消息,准塔只通報了北京,並沒有派人直接告知多鐸。
所以,多鐸便繼續催動大軍南下,直到在馬汊河一線遇到了攔路的明軍。
初看見背倚馬汊河布陣的明軍,多鐸便大笑起來:“背水一戰,孤注一擲,明軍戰意其實有限呢,且在這裡送他們歸西吧。”
話雖如此,但面前有些熟悉的陣型,還是讓多鐸內心產生了一絲不安。
面對清軍的進攻,明軍京營自然而然的以己方常用的橫陣迎敵。
其中羽林營正軍師裝備前裝線膛槍的部隊居中排列,在距離羽林營正軍師橫陣不到百米的兩翼,是2個輔軍師排列更加緊密的長槍和持牌刀盾兵,而在距離長牌、長槍、刀盾兵組成的四排橫陣50米的兩側,布陣的則是羽林營名下同時裝備前裝線膛長槍、前裝線膛短槍及馬戰軍刀(或其他冷兵器)的2個輔助騎兵團。
羽林營正軍師所配屬的各前裝線膛炮部隊則連同各師工兵在己方戰兵的後方緊急修築(夯實和墊高土層)火炮射擊陣地,但在己方戰兵的遮掩下,這一切卻是視線遭到遮擋、又缺乏偵查部隊的清軍在第一時間裡無法觀察得到的。
“中央是火器部隊,兩翼是防衝擊陣型。”多鐸手指明軍陣地,跟身邊的八旗指揮官們言道。“對此,你們想到了什麼?”
騎馬位於多鐸左手的愛新覺羅·賴慕布第一個回應道:“明軍對自己的火器很有信心。”
愛新覺羅·賴慕布身邊的愛新覺羅·錫翰卻給出別樣的答案:“這可能是陷阱,也許當我們突破明軍中段陣地后,兩翼的明軍就會包卷過來,對失去速度的我軍展開夾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