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5章(1 / 1)

第2205章

咦?以羽林營正軍師名下的炮兵部隊為例,3個正軍師名下不應該是96門火炮嗎?

怎麼就少了16門,難不成是某個師存在缺編的情況嗎?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新軍名下4個營頭在弘光元年四月前全部都是滿編狀態,所以每個營名下都編製有24門1寸半(51mm)炮和8門2寸(68mm)炮,至於在芳湖西北主場上失蹤的16門火炮,卻是和6個輔助騎兵團、(2個輔軍師名下的)16個重甲肉搏隊、(全部5個師名下的)5個中軍團護軍隊、(全部5個師名下的)10個騎馬夜不收隊一起,被朱由崧布置在了芳湖南岸至懷玉山北麓之間差不多2公里寬的另一條戰線上。

當然就布置的兵力而言,(芳湖)湖南戰線上的京營兵力可以用少的可憐來形容----不計炮兵僅有2326名官兵----但湖南的地形更加濕滑,且京營提前建設有柵欄、拒馬、鹿砦等簡易防禦工事,因此就算是守軍兵力不足,但依靠猛烈的火力和有利的地形,也有一戰之力。

果然,左夢庚在收到戰場具體情況報告后,做出了主力沿(芳湖)湖北----實際是湖西北---進攻,迂迴部隊自湖南進攻的決定。

不過左部在此戰中投入的總兵力超過六萬人,約是京營的4倍不到一點----騰驤營等3個營頭的總兵力加起來有3萬多,但扣掉各級輜重部隊及其他輔兵后,能拉上一線的戰兵僅有13600+2326名官兵;而左軍投入的部隊則都是實打實的戰兵,雖然這些戰兵並不精銳,但戰兵就是戰兵,一樣可以蟻多咬死象的----所以,“財大氣粗”的左夢庚在湖南方向直接投入了2個總兵部的1萬人,在湖北戰線上則先期投入了6個總兵部3萬人的龐大兵力,並保留了4個總兵部計2萬人的預備隊。

只是,無論湖北還是湖南,這麼多兵力都是無法一次性展開的,所以,在湖北戰場上,左軍根據戰場寬度,王允成、張應元、徐勇、馬進忠、盧鼎、郝效忠等六總兵依次間隔出擊,試圖以不間斷的波瀾攻勢一舉撕裂京營的防線;而在湖南戰場上,惠登相和李成兩部則同時投入一個千人隊,做齊頭並進推進。

當日,辰末(09:00)時分,湖北方面的王允成部首先出擊。

面對排成五個橫陣的京營,王允成則以五個千人方陣應對----這五個方陣卻是呈現三前兩后,倒“品”字型分佈----這些千人方陣中混雜有騎馬的將領家丁、拿着虎蹲炮的輕炮兵、拿着火銃的鳥槍手以及若干弓箭手,但更多的是手持各種冷兵器的肉搏兵。

是的,王允成所部採用的不是“純隊”戰術,而是適應性更強的“花隊”戰術······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