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7章
高弘圖還想再說些什麼,朱由崧打斷道:“朕不想再有第二個張慎言。”
此言一出,不想在史書上留下壞名聲的高弘圖和張縉彥,就只能帶回烏紗帽,然後磕頭謝恩了。
“馬先生。高先生,張卿都站起來說話吧。”朱由崧讓馬士英、高弘圖三人站了起來,然後語重心長的說道。“朕一早就說過了,眼下以國家存亡為第一要務,誰要是因為一己之私壞了國家大事,朕是不會饒他的。”說罷,朱由崧吩咐盧久德道。“稍後通知御用監,撥二百萬犒賞至戶部,規矩還是要的守的,朕對事不對人。”
盧久德應聲后,禮部尚書錢謙益再次出列道:“陛下,今年會試結束已經三月有餘,但尚未殿試,還請陛下示下,是否還要繼續舉行。”
今年朱由崧從三月末開始就帶兵在外征戰,監國朱慈焈又不敢在朱由崧沒有明確說法的情況下,代替朱由崧主持殿試,因此會試后決定名次的殿試就被耽擱了下來,但如今,戰事基本平息了,那麼一切也該回到正軌上了。
朱由崧想了想,回復道:“五日後,在文華殿舉行殿試吧,另外,今年庶吉士考選不分等,二甲三甲具可以考選,考選失敗者,再依次撥入各部觀政並下發地方。”
如果是在高弘圖、張縉彥這兩位大臣挨訓之前,朱由崧說要改革庶吉士考選辦法的話,相信禮部、禮科肯定有一大幫子人要出來表示反對的;但朱由崧剛剛再一次提到了是不是要遵守祖制的事了,所以,現在誰敢拿祖制說是,朱由崧就有絕對理由掀檯子,到時候,只怕整個文臣集團或者文臣集團中某些人就會遭到更沉重的打擊了。
因此,殿上所有人都裝聾作啞的默認了朱由崧對庶吉士考選的改革。
錢謙益也是一樣,在應了一聲后立刻轉移話題道:“關於舒城伯、興南伯等晉爵諸事,不知陛下還有何指示。”
朱由崧言道:“黃得功、嚴德桓、許昇燾、柳宜昭、張茂德等多有戰功,自然是依律晉陞,高傑、尚可喜、劉肇基、黃蜚、鄭鴻逵等也有不俗戰績和一定苦勞,當晉伯爵榮身,至於以下將士,禮部自行根據兵部檢核擬定封賞吧。”
說到這,朱由崧似乎想到了什麼,便補充道:“眼下實施新《爵律》后,勛官等級與爵位頗有衝突,朕以為,勛官體系太過老舊,不必再存在了,或可以由禮部擬定勳章數等,頒布文武軍民,以為封爵、晉官、加蔭、賞金之外的新的獎勵。”
錢謙益探問道:“不知道,這勳章有何講究。”
朱由崧知道錢謙益也好,在場的其他人也罷沒有勳章的概念,便大致說了一下什麼是綬帶,什麼是勳章,隨後又解釋道:“佩勛者品級低於無勛者時,可品禮,佩勛者無品時,可見官不拜;當然,這只是朕的初步設想,禮部應該將其妥善完善,以為《勳章律》。”
錢謙益有些頭疼,但還是應道:“臣遵旨,禮部稍後就着手研究勳章事宜,但武勛改了,文勛是不是也要廢改呢。”
朱由崧回復道:“連寄祿的作用都起不到,留下來糊弄誰呢?且一併廢止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