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0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441 字 1個月前

第2270章

李自成與田見秀、辛思忠率部經由鄖陽府退入四川后,很快成功與李過、袁宗第及從武昌脫逃的劉宗敏、劉芳亮、劉希堯等人實現了匯合,此時,順軍主力還剩下不足3萬人,在明、清、順、西這四股勢力中,處在墊底的位置上。

在這種情況下,李自成依舊做出了奪取全川的決定,於是,他留下袁宗第和辛思忠兩人率領5000兵馬留守夔州,阻止孫傳庭部追入四川,又留下李過和劉希堯兩人統帥5000兵馬和3萬隨軍家屬奪取重慶,自己帶着剩餘1萬多人北上攻打順慶。

重慶和順慶兩府如今都是在張獻忠大西軍控制之下,因此李自成的行為屬於主動挑釁,因此,收到急報的張獻忠立刻派養子劉文秀、艾能奇率兵5萬前來攻打李自成----當時張獻忠一共有13萬精銳和7萬多地方部隊,其中地方部隊需要守衛各州府縣城,所以在非緊急關頭是不可能調用的,而作為大西國首都的成都也不可能唱空城計,因此張獻忠便只派了5萬兵去解順慶、重慶之圍。

然而在劉文秀、艾能奇所部抵達順慶之前,李自成便奪取了順慶府城----而在李自成奪取順慶府城后的第三天,李過也設法奪取了重慶----因此,劉文秀和艾能奇面對據城死守的李自成有些無可奈何,進而只能在強攻無果的情況下,對順慶實施圍城作戰。

就在劉文秀、艾能奇兩部做好長期圍困順慶府城的準備的時候,從陝北輾轉撤出后一直堅持在漢中、興安等地的高一功部在獲悉李自成最新消息后,自保寧方向進入四川,然後兵鋒直指順慶,大有和李自成裡應外合的架勢。

面對腹背受敵的狀態,對順軍戰力頗有些忌諱的劉文秀和艾能奇兩人不敢大意,遂緊急上報張獻忠知曉,並在張獻忠率部馳援之前,主動率部退入潼川境內,駐兵於涪江東岸。

由於與高一功匯合后,保寧境內的順軍總兵力也僅有4萬餘人,且身後還有7~8萬毫無戰鬥力的軍屬,因此,李自成沒有敢領兵追擊劉文秀、艾能奇兩部,而是護送己方殘存軍屬退回了合州,然後把一眾軍屬暫時安置在了重慶、涪州、忠州等地。

隨後,李自成以李過部萬人----李過在奪取重慶后,招降了部分大西軍官兵,並就地招募了一些川籍兵馬----留守重慶,盯防綦江方向的明軍劉良佐部,自己領4萬兵在合州城下設營,親自迎戰來勢洶洶的張獻忠和10多萬大西軍。

等張獻忠部全部開到后,發現張獻忠部的兵力遠超自己的李自成便以能屈能伸的態度寫信給張獻忠敘舊,並建議雙方最好當面談一談,對此,張獻忠的養子們紛紛表示反對,但張獻忠卻以兔子急了也咬人、殺敵三千自傷八百為由,接受了李自成見面的請求。

1645年七月二十九日上午巳時正,李自成和張獻忠各帶500精騎,於眾目睽睽之下,來到兩軍陣前會面。

在這次會面中,李自成首先介紹了自己最近的失敗:“黃虎,俺就說不能進北京城,這不,一進北京城,到現在都在走背運啊。”

張獻忠聽完李自成的訴說,眉頭緊鎖道:“八旗兵真的那麼強嗎?還有明軍的京營,聽聽就覺得不真切,跟俺們以前遇到的明軍好像完全不一樣!黃娃子,你是不是被嚇破了膽了,在這胡說八道呢!”

李自成苦笑道:“八旗兵的確是強,但也沒有強到老營兵馬打不動的地步,但兒郎在北京城裡搶了太多的金銀和女人了,所以腿軟了、心軟了,不敢拚命了,所以,山海關一戰才敗了;而且山海關一戰不但把最精銳的營頭打掉了,全軍的心氣也全部被打掉了,自然是越來越打不過清軍了;但明軍京營這邊,火器太猛了,實在是人力不能抗衡的。”

李自成說的問題,大西軍也是存在的,所以,張獻忠沉默一會後再次開口道:“八旗兵的事咱且不先不說,黃娃子,你說明軍火器犀利,我還是不相信,這麼好的火器,四川明軍為什麼不用呢?”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