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7章
然而,徐得功部並沒有按照耿仲明的指示,在陳紹宗部出擊后6分鐘內跟着出擊,而是等待了近15分鐘后,才向勇士營陣地出發的,對此,徐得功的解釋是,2000兵上陣,狹小的戰場已經施展不開了,所以,必須留下一定的戰場空隙才行。
雖然耿仲明知道徐得功是想讓宋國輔、陳紹宗兩部更多消耗對手,自己好撿便宜,但耿仲明沒有責怪徐得功不服從命令,而是專門派人提醒他,可以稍稍移動前進方位,從兵力有限的明軍的側翼對其展開攻擊······
威海衛城北有棉花山、南有里口山,東有大海軍港,因此只有城西還算平坦,且距離大海較遠,不易為威海灣內明軍濟州水師近海槳帆船上的炮火所覆蓋,所以耿仲明明智的將戰場選擇在了城西北方向;但這並不意味着清軍沒辦法進行側擊,因此,耿仲明才建議徐得功部向正北方向稍稍偏移,然後對準勇士營第十七團的右翼實施進攻。
徐得功頗有些猶豫,但考慮到耿仲明選定的方向距離海邊也超過了2里,且當時的火炮的準頭非常有限,所以一咬牙一跺腳,便接受了耿仲明的指令,冒險在明軍水師炮火的威脅下,準備對勇士營第十七戰兵團的側翼猛力一擊----其實出現在威海灣近海的江口型槳帆船上裝備的卡隆炮和佛朗機炮都是沒辦法打倒500米外的,而能打到1500米外的10斤以上重型火炮僅裝備了24/28/32/36炮淮丙船,但這些淮丙船的吃水都很深,卻是沒辦法開到岸邊執行對內陸深處的遠距離炮擊的。
在徐得功部開始向威海衛城西北偏北方向移動的時候,宋國輔部已經闖入了勇士營第十七團遠程火力的打擊範圍。
宋國輔部首先遭到的是勇士營弓箭手們的拋射,由於耿部中除了騎兵人人有甲外,步隊並非是人人有甲的,甚至也不是每個士兵都裝備盾牌的,所以,面對明軍弓箭手的拋射,宋國輔部蒙受了一定的傷亡。
宋國輔部自然也不會光挨打不還手,所以,其麾下的弓箭手立定下來,與勇士營弓箭手進行了互射,而勇士營這邊同樣缺少甲胄----原本勇士營第十七團的老兵是不缺的,但部隊就地擴大后,一眾新兵卻沒是能裝備上足夠的甲胄----因此,當宋國輔部還擊后,勇士營也出現了傷亡。
好在勇士營3個弓箭哨共有540名一線戰兵,就拋射密度來說,是超過了總兵力才1000人的宋國輔部麾下弓箭兵的,所以,在互相拋射中,勇士營這邊很快佔了上風;不過,宋國輔部並非全部站定不動,這不,在本部弓箭兵與明軍對射期間,其餘步隊還在前進,於是,便進入了勇士營火銃哨的射程之內。
說起來,勇士營裝備的火繩式射鷹銃的射程是比明清兩軍常用的鳥銃遠那麼一點的----射鷹銃的槍管比一般鳥銃長了1cm左右,更關鍵的是,射鷹銃用的發射葯的藥力要比當前清軍所採用的槍炮火藥藥力要強了一些(關鍵是成分配比更合理),所以就導致了射鷹銃的射程比一般的鳥銃要遠一點。
正是因為遠了那麼一點,導致了宋國輔部的錯覺,結果停下來射擊的宋部鳥銃兵,發射的彈丸基本失的,只有極其少數的流彈在陰差陽錯中異常幸運的打中了勇士營官兵。
發現清軍火銃對己方沒太多威脅后,勇士營火銃哨便把火力更多的傾瀉在繼續前進的宋國輔部肉搏兵上,而此時,已經壓制了宋部弓箭手的勇士營弓箭手哨也將一部分力量放在了針對宋部肉搏兵的直射中,頓時讓宋部肉搏兵蒙受了相當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