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0章
注意到多爾袞目光閃爍了一下,尼堪便解釋道:“狹西眼下有幾十萬反我大清、擁戴南明的亂黨、孟喬芳和孔有德剿不勝剿,既然如此,不如丟給李自成去剿,如此,朝廷可以節省力量,用于山東等地;而李自成得了狹西后,除了要剿滅狹西本地叛亂外,也是要向外發展的,那麼他能往哪打呢?四川?那會與張獻忠發生衝突的,因此,只有向河南、湖廣進軍,如此便能牽制明軍相當一部分力量了。”
“而南朝要不要收復四川呢?要的話,其另一部分兵馬就要為張獻忠所牽制!”尼堪成竹在胸的說道。“東面牽扯一點,西面又牽扯一點,那麼南朝還有多少力量能用來應付我大清兵呢?屆時,我朝先平定了山東亂事,再以山西隔斷李自成的窺視,然後集結全部力量,飲馬長江!或可以一戰定了天下歸屬!”
清太祖努爾哈赤之孫、饒餘郡王阿巴泰第二子、固山貝子愛新覺羅·博和託同意道:“尼堪貝勒的話有些道理,李自成雖然佔據過北京,並在北京稱了皇帝,但這已經是過去的事了,現在的李自成,絕對不願意再次面對我大清鐵騎的,因此,我大清朝廷如果能給李自成一個台階下的話,李自成未必會一條道走到黑,非要跟我大清死磕到底的;要知道李自成這個李,尊奉的可不是大唐那個李,而西夏那個李,西夏當年可不是大金的屬國嘛,有這個祖宗,李自成會識時務的;再退一步,就算李自成因為皇帝的面子,不願意向我大清稱臣,那稱弟稱侄,我大清朝廷也不是不可以暫時接受的,無非是等我大清消滅了南明之後,再回過頭來消滅李自成罷了。”
注意到四周那些若有所思的目光,博和託得意洋洋的繼續說道:“不說李自成得了狹西,就一定會窺視河南,止從南明的角度來說,君父之仇、失土之恨,就註定了南明不會放過了李自成和張獻忠,因此南朝一定會分兵於河南狹西方向的。”
代善的孫子勒克德渾附和道:“原先我朝以李自成為打擊重點,是因為明軍實在不堪,可如今明軍復強,那麼自然當以消滅南明為要務,李自成張獻忠部或可以暫時放一放的。”
多爾袞有心給多鐸創造復爵的機會,便問多鐸道:“多鐸,你怎麼看尼堪和博和託的提議?”
多鐸本心不想多說什麼,但在豪格譏諷的目光挑釁下,最終還是說了自己的看法:“尼堪和博和託的建議很好,可以讓朝廷從狹西騰出手來,但止是單純將狹西讓給李自成還不夠,得派人與南朝議和,用河南換山東!”
“河南換山東?”多爾袞來了興趣。“具體說說看,怎麼用河南換山東法?”
“博洛所部停在洛陽,倒是跟南朝互通有無,看起來相安無事,但南朝難道不想收復黃河以南的國土,打開進軍狹西的大門嗎?”多鐸這些日子在家無事,對全國戰局進行了深刻的分析和研究,所以,說的頭頭是道。“不,南朝一定希望把兵鋒推進到黃河邊上的,之所以現在不進軍,只是做不到而已。”
“為什麼會做不到呢?一個是餉道的問題,河南府可以說是整個河南省地勢最高的一個府,且河流與淮河水系並不相連,根本無法發揮南朝在水路運輸上的優勢,只能靠陸路運輸,然而走陸路運輸,就容易為我大清日行三百里的鐵騎所乘,所以南朝弘光皇帝不敢輕易冒險,以免動一着不慎,痛失了眼下對南朝而言有利的局面,也動搖了弘光皇帝剛剛穩定下來的皇位。”
“另一個則是南朝兩面用兵,實在沒有兵力面面俱到,因此一旦黃得功、高傑部進軍河南府,就極有可能扯出空檔來,讓李自成找到機會。”多鐸侃侃而談道。“但弘光皇帝是不會放棄收復河南府、收復洛陽城的,畢竟那才是他生活多年的家,老福王也葬在那裡,若是不奪回河南府,按尼堪們的話來說,就是不孝,不孝之人是不配當皇帝的,所以,如果我大清朝廷以歸還河南為代價,跟南朝簽訂和約,雙方約定以黃河為界,未必沒有成功的機會;這就等於用河南府換了山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