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8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174 字 1個月前

第2378章

姜瓖所部都是大同周邊軍戶子弟,自然是不願意丟下家人、離開代北、前往山東作戰的,但清軍勢大,姜瓖也無可奈何,只能奉命上路,但由於姜瓖本人都沒什麼動力,所以姜部的行動緩慢,且一路上都有軍士潛逃,所以,磨磨蹭蹭於清順治四年二月二十五日才抵達了濟南,此時,離開大同時尚有6000兵馬的姜部,只剩下了不足5000人。

根據清廷的要求,山東、登萊總督石廷柱對姜瓖所部進行了點檢,然後便馬不停蹄的打發姜瓖所部前往兗州西部,接替馬光遠部對榆園軍展開清剿。

由於姜瓖部實際位於清軍黃河防線後方作戰,稍有意動,就會遭到濟爾哈朗部與濟南方向的石廷柱部的夾擊,因此,姜瓖不但乖乖的服從了命令,並且在清剿過程中表現的異常兇狠,大有不把兗西百姓殺光、誓不罷休的做派,倒是讓清廷對此非常滿意。

按下姜瓖如何殘殺山東百姓不說,從兗西遊擊戰中解脫出來的馬光遠部並沒有閑着,而是在僅僅修整了五天之後,便奉命開向兗南、青南,參與鎮壓當地的反清武裝。

並非所有的兗南、青南反清力量都願意接受大明的管轄,所有願意接受大明管轄的反清武裝也未必都願意接受明廷派來的教官、顧問,再加上兗南、青南還有許多中立的地主武裝,甚至還有一部分擁清的地主武裝,因此一團散沙的兗南、青南反清力量遇到成建制的武裝暴徒后,很快被馬光遠部各個擊破了。

見打不過馬光遠部的兗南、青南反清武裝便只能老老實實的龜縮起來,憑藉著自家精心修建的烏龜殼來硬抗清軍的打擊;雖然這些堡寨並非都是棱堡,但大多建設在險要(噁心人)的地形上,馬光遠部的兵力其實又非常有限----名義上有9000兵馬,但長時間征戰後,頂多只有8000出頭了----因此,儘管馬部屢屢在野戰中屢屢擊破各路反清武裝,但要一個個攻克這些憑險而建的村寨,卻是一件無法輕易完成的大工程。

當然,馬光遠打這些村寨是有動力的,一方面搞不定兗南、青南的反清武裝,清廷會對馬光遠進行申斥和處分,另一方面成功鎮壓了兗南、青南的反清武裝,清廷會予以嘉獎,兩相抉擇后,馬光遠會選那一個,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更何況,清廷實際沒有能力給馬光遠部以足夠的糧餉,馬光遠只要消滅了反清武裝、攻克了反清武裝的據點,才能獲得保證本部維持下去的戰利品,因此馬光遠部也別無選擇,只能跟反清武裝死磕到底了。

所以,知道單憑自己有限的部隊,打光了也未必能拿下幾個反清力量盤踞的堡寨的馬光遠,便特意向濟爾哈朗申請了紅衣炮隊前來助戰;由於,馬光遠身兼漢軍兩旗固山額真,是鐵杆漢奸,所以,濟爾哈朗同意了馬光遠的要求,向其派遣了一個配屬了三門紅衣火炮的炮隊,來協助馬光遠部攻打各地反清武裝據點。

說起來這三門紅衣火炮也就算普普通通的六斤炮,但對於手上頂多有幾門老式火門炮的各路反清武裝來說,那不啻是毀城滅國的大殺器,別說各處堡寨的堡牆、寨牆不禁其等攻擊,就是震耳欲聾的炮聲,也足以讓承擔守衛任務的原村夫們膽戰心驚了。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