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8章
1647年五月十二日,清廷給吳三桂下了一道夏收后全軍開赴山東作戰的命令,接到相關命令后,吳三桂坐不住了,於是在與心腹部將協商后,吳三桂緊急派人聯絡了海上,最後於雙方約定的每月十五那天----除了每年十二月和正月的封凍期外,平日是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各有一次會面的機會,以事先約定的、在大凌河口釋放的聯絡信號為準----見到了南明朝廷的聯絡人。
“是不是有什麼好消息要告訴我,”西廠負責策反吳三桂的百戶成澤清看着面前的男人說道。“是平西侯想通了,準備易幟反正了嗎?”
代表吳三桂與成澤清聯絡的吳部游擊王勝宗回復道:“平西王倒是沒想着再次改換門庭,但清廷逼他做出抉擇了,是的,西平王有決定了,願意接受南京的命令,即刻易幟反正。”
成澤清剛才的話不過是老生常談,每次與王勝宗見面都要說的,但沒想到這一次得到了肯定的答覆,一開始還沒搞明白呢,等想清楚了,自然是一陣狂喜。
但狂喜之後,成澤清卻產生了某種應有的懷疑:“出什麼事了,要逼得平西侯下定決心即可反正!”
王勝宗知道成澤清擔心什麼,便告知道:“清廷下了旨意,要在夏收后調我們去山東作戰,這不是擺明了要折騰人嘛,甚至還不排除借刀殺人,讓我們跟山東義軍相互消耗。”
是的,吳三桂部雖然不願意一直種地下去,但也是不願意去山東打爛仗的,所以,一接到清廷的命令,吳三桂便斷定這是清廷有意識的想要消耗自己,既然如此,也怪不得吳三桂要做出對自己有利的選擇了。
成澤清想了想回復道:“平西侯反正,朝廷肯定是歡迎的,但具體的情況,朝廷肯定會查證的,若是查證無誤,朝廷不會讓平西侯的部隊孤軍奮戰的。”
說完漂亮話,成澤清問道:“說說吧,平西侯想怎麼干!”
王勝宗也知道空口白牙對方是不會信的,所以不以為意的回應道:“清廷讓我們夏收后再南下,王爺算了算,差不多還有一個半月到兩個月的時間,所以,我們會在八月初發動,然後以奉命南下的名義,騙開寧遠城門,一舉奪取寧遠。”
吳三桂的意思是,依託寧遠截斷盛京與北京之間的直接聯繫,造成關內和關外兩部清軍之間聯繫中斷,這也是明廷給出的最初建議,依照這個方案,未來濟州水師只要控制覺華島,按時向寧遠提供糧秣就可以了。
成澤清還沒來得及就這個方案表態,王勝宗便繼續說道:“當然,這個方案有個問題,那就是寧遠城能不能騙開了;畢竟,眼下清廷對王爺的忌憚已經很明顯了,寧遠守軍一定會接到命令,禁止我們進城的,所以,未必能達成偷襲;所以,王爺考慮,是不是可以奇襲盛京,但這麼一來,就需要朝廷兵馬在北線予以配合了。”
成澤清聽到這,皺起了眉頭,是的,眼下吉林烏拉還沒有拿下,亦東河衛商棧也沒建立起來,勇士營第三戰鬥營實在是沒有足夠的力量脫離黑龍江-松花江流域,把力量投送到遼河一線去呼應吳三桂部的行動。
當然,成澤清也不會直截了當的說什麼祥福瑞沒辦法提供策應之類的胡話,所以,在王勝宗說完后,他回復道:“你也是知道的,從遼海這邊聯絡北疆很麻煩,所以,平西侯最終採取什麼方案,你們最好確定一下,否則我沒辦法上報朝廷。”
從錦州灣到鳳陽,再快再快也要9~10天的時間,若是再算上聯絡濟州水師、黑龍江方面的耗時,只怕也需要一個到一個半月的時間,所以,基本上明廷這邊是確定了一個方案,就來不及實施另一個方案了,所以,成澤清必須準確的知道吳三桂這邊最後是怎麼抉擇的。
接着,成澤清為王勝宗分析道:“打寧遠的好處是海陸呼應,且糧食供應有保障,利於戰鬥勝利后的堅守;打盛京的好處則是南北呼應,讓清虜首尾難顧,但壞處是,戰事不利,你們就要想辦法撤到北疆去,而不能直接通過海路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