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8章
明弘光三年(清順治四年)八月二十三日,姜瓖部800餘人於太平庵以北深入里口山,然後試圖經由山中道路斜插至楊庭河明軍身後,但由於老牌漢奸耿繼茂所部移交防區時“忘記”告訴姜瓖其已經試着進山過了----好吧,其實是老牌漢奸自己高出新附漢奸一頭,故意沒有做交代,以便看新附漢奸的樂子----所以,進山的姜瓖部不出意外的遇到了明軍布設的山砦和哨所。
仰攻佔據優勢地形的對手,是要付出極大代價的,因此,已經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紅衣炮隊頭上的姜瓖部自然是不可用命的,所以,三心兩意的攻打了一番后,進山的姜瓖所部便在丟下十多具屍體后,帶着另外十多名傷兵退出了里口山。
有了進山作戰未果的理由,姜瓖部開始一心一意的等待紅衣炮隊起來;面對姜瓖的無賴,從監軍那邊得到消息的濟爾哈朗,經過再三考慮,決定向姜瓖和金礪兩部各派遣10門紅衣火炮助戰。
姑且不是金礪願不願意接收這10門紅衣火炮----接收了,也就意味着金礪和許爾安余部要從封堵狀態轉為進攻狀態,這也許是知道北疆幾次圍城戰結果的金礪所不願意的----單說濟爾哈朗為什麼會一口氣向兩部派遣如此多的紅衣火炮吧。
難不成,濟爾哈朗是接受了當場嶧縣之戰給馬光遠火炮太少,導致戰事拖延,最終出現變局的教訓了?
答案:是,也不是!
說是,是因為,濟爾哈朗事後檢討嶧縣之戰時,的確認為當初要是早一點轟破了嶧縣城牆,早一點進入巷戰,也許就能早一點全殲嶧縣城內的明軍勇士營第一戰兵營了,那就沒有明軍騎兵後來什麼事了,所以,他不想在威海衛和鰲山衛再犯同樣的錯誤。
說不是,那是因為當初濟爾哈朗之所以只小氣吧啦的給馬光遠派了3門紅衣火炮,主要是由於當時濟爾哈朗手中也僅有16門紅衣火炮----相當一部分紅衣火炮都在吞齊、博洛等一線河防指揮官手中,還有一部分紅衣火炮則隨着北調部隊行動的,當時已經撤回到保定境內了----想多給馬光遠一些,也是做不到的;而如今,既然北調部隊暫時重返了黃河前線/二線,所以隨北調部隊行動的火炮部隊也再次南下了,如此一來,濟爾哈朗手中有了寬裕,自然也就能多給下屬撥付火炮了。
然而在朱由崧編練新軍之前,明清兩國都很喜歡鑄造重型火炮,這些重型火炮動輒兩三千斤乃至更加沉重,實在還能在崇禎末年各地年久失修的道路上行動,所以,即便濟爾哈朗給姜瓖調撥了炮兵,一時半會也是到不了的,這就讓姜瓖部有摸魚的機會了。
當然,有些人是真摸魚,而有些人卻有了另一番心思:“大帥,清廷派我們來攻打威海衛,其實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機會,一個脫離清廷控制,果斷反正,回歸大明的機會······”
看着面前進言的部將,姜瓖搖頭道:“你說的沒錯,大海是封不住的,本帥隨隨便便就朋友派條漁船去威海跟守軍聯絡反正的事宜,但我們反正了,大同老家那麼怎麼辦?你我的家人、一乾兒郎的家人怎麼辦?清廷會饒了他們嗎?”
姜瓖搖頭道:“只要我部敢陣前反正,清廷一定會把他們殺個乾乾淨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