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3章
不救,就等於要眼睜睜的看着博洛他們完蛋,救了,就極有可能演變成大決戰的局面,但問題是,現在沿黃前線的清軍總兵力嚴重不足,真要打大決戰的話,勝算不大,且一旦把沿黃清軍給折騰完了,就滿清剩下那點兵力,怕也是沒辦法在關內繼續立足了----以濟爾哈朗的最終決定來看,朱由崧的計劃其實是保守了,但這也是不能全怪朱由崧,畢竟,他自認自己有時間優勢,所以沒必要與清廷去賭國運。
按下在濟爾哈朗的嚴令下,開始行動或被禁止行動的清軍各部不提,在劉肇基部越過黃河進行反襲擾的前三天,燕山師便奉命與騰驤、金吾、府軍、羽林、武功等師的騎兵部隊攜手在在歸德、開封境內對滲透過河的清軍襲擾部隊展開了一次大規模的清剿作戰,並在稍後的半個月里,斃俘清軍1300餘人騎,迫使另外約2000人的清軍匆忙逃過黃河,逃回北岸。
明弘光四年二月二十日,燕山師主力開至邳州休整;五天後,得到必要休整和物資補給的燕山師,會同預定編成永清師的劉肇基部騎兵1500人於邳州越過黃河和運河,並於2天後,進入了山東境內。
當年三月初五,在橫掃了沂州府境內的附清武裝后,燕山師及永清師進入沂蒙山區,並於當月初八藉助燕山師炮兵團裝備的前裝線膛炮的威力,重創了守備穆棱關的清軍石廷柱部,然後勢如破竹的殺入了青州府境內。
在燕山師和永清師的攻擊下,石廷柱殘部先退臨朐,後退益都,不過,燕山師師長張良相擔心繼續西進會撞上清軍主力,所以,沒有繼續攻打益都,而是在兵不血刃的收復臨朐、壽光、昌樂后,調頭突入萊州府境內,一路收復了濰縣、昌邑,然後過掖縣而不攻,直驅登州。
面對燕山師、永清師的進攻,再次接手對威海封鎖的耿繼茂部“果斷”放棄了威海城外的封鎖線,主力直接撤往登州躲避----美其名曰確保登州府城不失----不攻燕山師和永清師在奪取招遠、黃縣后沒有攻打登州,而是直驅了福山、寧海州。
是的,燕山師、永清師都是騎兵,雖然擁有犀利的前裝線膛炮助戰,但也算不合適去強攻青州、萊州、登州等城防嚴密的名城大邑的----打小縣城卻是無所謂了,炮兵一通炮擊后,守軍不降也多半是轟然而散了。
最終燕山師、永清師於弘光四年三月十七日,摧毀清軍在楊庭河(羊亭河)南及宋家窪方向的封鎖線后,成功的退入了威海衛城休整。
須知道,當時清軍的機動性是很強的,每每有騎兵一晝夜強行軍一二百里的事迹,那麼為什麼問題來了,濟爾哈朗為什麼沒有針對孤軍深入的燕山師和永清師發起追擊和圍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