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9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051 字 1個月前

第2489章

不過,沐天波雖然及時退回了順寧府,但卻沒來得及把大西軍實施反攻的事情通報給景東土司部隊知曉,因此景東土司部隊隨後被馮雙禮部痛擊,最後只有十之二三的部隊能僥倖脫逃----正所謂困獸猶鬥,在景東土司部隊的殊死反擊下,馮雙禮部的損失也很大,當初出兵時的1.5萬人,最後只剩下了不足7000,就損失方面於景東土司部隊相差無幾,但卻在打垮景東土司部隊、嚇退了沐天波部后,獲得了戰場主動權,因此這次“交換”仔細計算的話,還是大西軍方面賺了。

在滇池以南方向,嚴起恆也遇到了大西軍五軍都督之一的王尚禮部的反擊,結果經過連場苦戰後,嚴起恆也失敗了,不得已,嚴起恆只能率殘部800餘人,經澂江府退往彌勒州,然後又在王尚禮的追擊下,從彌勒州逃往了廣西府城,並進一步從廣西府城退往羅雄州,最後輾轉於路振飛、趙光遠部大軍實現了匯合。

至於由雲南提學使、大理按察使、昆明府同知等人組織的反西武裝,也在冒頭后不久就被緩過手來的大西軍給陸續剿滅了,不過,反西的士紳和土司並沒有就此放棄打倒張獻忠部的圖謀。

對於這些親明士紳、土司的圖謀,張獻忠只能等待擊破曲靖方向明軍主力后再做計議,然而在路振飛的指揮下,據守曲靖府的明軍卻抱定了不首先進攻的宗旨,有意在曲靖與張獻忠部展開對峙。

是的,明軍這邊可以得到川、黔兩省乃至廣西方面的糧食補給,根本不用考慮糧食消耗問題;而張獻忠雖然控制了氣候溫和----事實上,在小冰河時期並不溫和----物產豐富的雲南主要平壩地區,但這些平壩地區的面積加起來也就內地一兩府而已,就算是能一年兩收,也不過是勉強維持大西軍的正常運作而已。

再加上張獻忠在雲南大肆招兵導致的耕作區耕作人口的迅速下降以及軍隊擴大后吃糧人員的數量倍增,一加一減之後,張獻忠這邊的情況就愈發顯得困難了,所以,在明眼人眼裡,以拖待變是明軍最合適的戰法。

洞悉了明軍只守不攻的用意后,張獻忠非常頭疼,說起來,由於趙光遠部並未在尋甸方向布置較多數量的守軍,大西軍看起來可以自尋甸殺回四川,但不要忘了,從尋甸回四川要進攻東川等土司區,即便東川等地土司不阻撓大西軍的行動,大西軍也是沒辦法在已經被明軍洗劫過一次的土司區內找到糧食的。

所以,要解決糧食問題,張獻忠只能有兩個選擇,第一,立刻強攻曲靖,通過戰爭擊敗對手並同時消耗吃飯的嘴,第二,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裁減部分軍隊再說。

只是,張獻忠又怎麼可能裁減手中的軍隊呢,故而,他實際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主動進攻曲靖!

啥?張獻忠還可以向緬甸轉移?

別看玩笑了,不到最後關頭,張獻忠怎麼可能南下緬甸呢?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