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4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192 字 1個月前

第2514章

“皇爺,小琉球皇莊奏報,”當值的司禮監隨堂太監兼內務府掌印俞義向朱由崧報告道。“截止到今年七月頭上,整個小琉球已經有八千七百五十一戶屯民按當年約定,獲得年繳兩成田賦的永佃權了。”

福王府拓殖海外后,對於屯戶獲得永佃權的年限規定出現過幾次反覆,最終於崇禎五年劃一為凡是沒有家人參加王莊保民團的普通屯民家庭在屯墾20年後可獲得家庭名下田地、屋宅的永佃權,而在獲得永佃權的同時,這個屯戶家庭的年繳的田賦總額,將由之前的畝產量的五成降低為畝產量的兩成。

朱由崧聽完俞義的話,感嘆道:“一眨眼,海外也拓殖了超過二十年了,光陰易逝啊!”

朱由崧當然了解什麼是逝者如斯夫,所以他的感嘆雖然不是無病呻吟,但也僅僅是感嘆而已,並沒有進一步闡發的用意。

所以在朱由崧感嘆完之後,通過察言觀色洞察了朱由崧心理的俞義便繼續報告道:“據說,授權當日,這些農戶家庭焚香向南京方向叩首謝恩,場面驚人。”

其實第一次授權的時候,並沒有所謂謝恩儀式,但新任小琉球皇莊總庄頭顧秋行,覺得沒有一個儀式,不足以表現朱由崧的皇恩浩蕩,所以,搞了這麼一處向朱由崧獻媚。

朱由崧其實蠻反對形勢主義的,但某些形式主義的確可以加強臣民的忠誠度,所以,他也不好視而不見的加以停止,便默認了顧秋行的做法,以至於這股風氣後來傳遍了各地皇莊,進而在若干年後,成為了海外皇莊的一個節日。

不過,朱由崧本身還本能的保持了某種警惕,所以在聽完俞義對獲權百姓如何感激涕零的繪聲繪色的講述后,一臉平靜的朱由崧明確指出:“人心異變,眼下屯民覺得是朕遵守諾言的聖君,可要是皇莊庄頭們都爛了,開始瞞着朕和後嗣君主加征籽粒銀,那時候,朕還是聖君嗎?不,到時候,朕就是大大的昏君了。”

俞義義憤填膺的回應道:“有內廠實施監督,有都知監負責處置,誰要敢壞了皇爺的聖明,奴婢第一個不答應!”

深知官僚尿性的朱由崧似笑非笑的看了俞義一眼,也沒多說什麼,只是問道:“除了屯民授權,內務府還有其他事情要奏報嘛?”

俞義這才說道正題:“皇爺,隨着各地皇莊逐步都要開展授權降租,海外皇莊的利潤即將暴減,所以農曹這邊頗有些憂心。”

隨着俞義的奏報,朱由崧陷入了思考之中,是的,雖然海外皇莊依舊可以通過低價購買糧食,然後高價回國內販賣的辦法,維持一個較高的利潤率,但比起之前肯定是要多花不少錢的----儘管海外皇莊跟屯民收購糧食時,給的是米票,但為了保證米票幣值穩定,是需要用商品來回收的,而各種商品也不是白來的,自然也是要花錢的----所以,海外皇莊躺着賺錢的時代即將過去了,下面人不知所措也是正常的事。

於是,朱由崧探問道:“覺察到海外皇莊利潤下降,也算是未雨綢繆了,不過,光知道出現危機還不行,得有解決的辦法,那麼,內務府準備如何解決相關問題呢?”

俞義回復道:“內務府內部經過分析、討論,覺得唯一的辦法是繼續擴大內外皇莊的規模,同時在新設皇莊把永佃權的獲得年限,從二十年增加回三十年。”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