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0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223 字 1個月前

第2520章

“皇爺,唐王、南寧王、安陽王一行已經到瓊州了。”內廠提督錢祿向朱由崧報告道。“南陽王、德安王走的較慢,剛剛抵達小琉球。”

其實這些人都是一起出發的,但其中有人暈船暈的厲害一些,有人稍稍調養就從暈船癥狀中恢復過來了,這才導致了有人掉隊的景象----當然,身子出問題的也許不是南陽王朱聿鍔或德安王朱器?,而是他們的妻妾子女----而朱由崧讓他們去海外,也不是讓他們去送命,所以,是不能催的太急的,否則,搞出人命來,今後再安排諸王出海就難了。

所以,朱由崧聽完後點點頭,很是淡然的說道:“現在風期之中,就別讓身子骨不好的,再冒險趕路了,真出了事,朕也於心不安,且先安頓在小琉球休整一段時間再說。”

說到這,朱由崧話鋒一轉:“平潭島上的唐王軍都南下了嗎?”

錢祿答道:“因為缺船的緣故,平潭島上的二千五百兵馬沒有全部南下,目前僅有五百人運到了崖州,其餘還留置在平潭島上。”

“那就讓平潭水師營再幫着遮掩一下吧;至於瓊州知府那邊,也交代一下,免得過早把事情捅出去了。”鄭芝龍現在雖然是瓊州的土霸王,但因為大明的政治傳統,所以也不能在瓊州府一手遮天,所以,該關照的要關照到了,免得太早鬧得沸沸揚揚。“對了,益王這邊的軍隊組織的怎麼樣了?”

益王有錢,所以,朱由崧只幫他找了800老兵作為骨幹,其餘兵馬都是益王府自行招募的----別以為朱由崧會無償的借兵給唐王府、益王府,事實上,朱由崧幫他們找的兵都要折算成借貸,立國后要用收益償還的,甚至還要支付利息,所以,對於財力困頓的唐王府來說是別無選擇,而對家財基本保持完好的益王府來說,那可是能少用就盡量少用這些兵的----不過,讓益王府自行招兵,也不是放任自流,所以,內廠對益王府募兵、訓練的全過程進行了很嚴格的監控。

“截止到上個月月末,益王府已經以月餉一兩伍錢並糧一石的價錢,招募了三千七百多人,不過其中歪瓜裂棗頗多,估計訓練一段時間后,會淘汰相當一部分。”隨即,錢祿給了一個數字。“可能到最後只留下二千人到二千二百人馬。”

京營士兵的年紀都不超過二十五歲,本身沒有隨營家眷,吃飯都是在軍中解決,所以,在發放軍餉的時候,是不發糧米的;但其他明軍不管有沒有隨營家眷,都是同時發放糧餉的,這樣一來,看起來發放的東西很多價值不菲,但實際其中相當一部分要作為自己在軍中的伙食的;而就這一點來看,普通明軍差京營就差的有些遠了。

“再是歪瓜裂棗,也是漢兒啊!”朱由崧嘆息道。“告訴朱慈炲,一個也別淘汰了,拉到勃泥,多少是有用處的。”

錢祿應了一聲,朱由崧便又問道:“大約還要再訓練幾日才能南下?”

“訓練官認為,快的話差不多九月末就能南下了,若是慢的話,少不得要十二月頭上了。”

之所以有幾個月的偏差,主要是作為益王軍骨幹的老兵,其實也不咋地,所以,若是以這些內陸水兵出身的老兵為標準的話,差不多九月末就能訓練妥當了,但若要更進一步的話,不,不是指以京營混成師為參照物,而僅僅是以賈登聯、馬得功等人的部隊為標準,那也要拖到十二月頭上。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