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6章(1 / 1)

第2536章

“皇爺,”內廠提督錢祿向朱由崧奏報道。“瓊州奏報,南安縣侯與唐王相處融洽,已經答應援助唐王錢糧一批,並派遣一千兵馬,由唐王驅使。”

朱由崧眉頭一凝,要知道,在他前世時空,朱聿鍵能當上隆武皇帝,完全是依靠鄭芝龍這個大軍閥的擁立-----但這恰恰違反了明朝皇帝的繼承順序,為日後南明內部的紛爭埋下了伏筆----現而今,兩個人又搞到了一起,難不成是時空慣性嗎?

朱由崧眯着眼想了一會,忽然笑了起來,狗屁的時空慣性,這分明是自己促成的,要是朱聿鍵還在南京乖乖的當籠中鳥,哪來的與鄭芝龍一見如故呢!

不過話雖如此,對於鄭芝龍陰微的心思,朱由崧還是要做些提防的,所以,朱由崧下旨道:“召南安縣侯於今年十一月前進京陛見。”

讓鄭芝龍北上總歸要有理由的,所以朱由崧補充道:“再傳朕的密旨,讓南安縣侯調動三百兵船北上,參與今冬的北伐。”

錢祿提醒道:“若是瓊州水師大舉北上,那萬一西貢地有變,可就來不及救援唐王了。”

朱由崧笑道:“朕調鄭芝龍三百艦船北上,鄭芝龍就一定會抽空老巢兵馬嗎?所以,不必擔心唐王的安危,了不得朕讓南陽王、南寧王承襲西貢地唐藩好了。”

朱由崧的意思是,朱聿鍵人可以戰死,西貢地的唐藩不會撤廢,這樣即便朱聿鍵真在開拓中意外身亡了,對於其他宗王來說,也是一個交代。

既然朱由崧早有決斷,錢祿自然不敢再多少說什麼,便乖乖的告退了,等錢祿退下后,值班內侍進來奏報道:“御馬監李公公奏報,各師參軍已經到齊了。”

朱由崧精神一振,下令道:“立刻傳召至九五飛龍殿······”

在朱由崧召集京營高層就今年冬季作戰問題進行會商的時候,在北京城內,一場八旗權貴間的軍事會議也在進行當中。

“攝政王。”滿清兵部尚書阿哈尼堪向多爾袞等人報告道。“經過兵部與漠南蒙古各部的協商,各部郡王、貝勒們答應今年十月中,總計調動二十三萬漠南牧民南下,屆時,我大清自有兵馬十七萬,合併起來就是四十萬大軍,對外可宣稱百萬之眾。”

阿哈尼堪所說的17萬清軍那是把清廷的家底子都拿出來,但這個數字並不包括在錦州方向的2萬吳三桂-高第部,以及盛京周邊的8000餘八旗兵馬。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