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0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189 字 1個月前

第2540章

“雖然闖逆未必敢在南北決戰的當口在河南攪局,但也不能不防着戰後,他派兵深入南陽、威脅湖廣和南直隸。”相比清廷要考慮的東西,南京這邊的麻煩更大一點,因此,在聽完敵我形勢分析后,中午會餐的幾名師參謀長,便邊吃邊討論了起來。“所以,要把武驤師調去沿黃前線,就要把沿黃三鎮中的一部調回來堵住西峽口方向的缺口。”

“從沿黃三鎮調兵堵防西峽口?這豈不是要削弱了前線的兵力嗎?”金吾師參軍葉興志顯然不同意武驤師參軍高瑜的意見。“我軍兵力原本就比獲得漠南蒙古支援的清軍要少,再削弱兵力還怎麼打?”

“那以老葉你的意見,該怎麼填內鄉方向的缺口?”

是的,別怪別人質疑,因為現在明廷麾下除了操江、巡江水師外,就再沒有機動兵力可以動用了,但要用水軍去抵禦李自成的大軍,那不是玩笑嗎?

“我的意思是,拆東牆補西牆,即把牟文綬部整體移防西峽口,然後牟文綬部留下的缺口由賈登聯、馬得功、盧鼎等部填補上去,至於賈登聯等部乃至牟文綬部面臨的兵力不足的困難,可以暫時用巡江、操江、福建、浙江等地水軍裁撤下來的兵員來填充。”

葉興志的話充滿傲氣,對牟文綬等將領也沒多大尊敬,但他的話卻並非沒有道理,雖然這麼一來可能會降低興安、鄖陽、內鄉方向的守備強度,但興安、鄖陽等地有完善的防禦體系,就算兵員素質有所降低,也能拖上一段不算太短的時間,而只要拖上一段合適長度的時間,就足夠北線塵埃落定了。

“老葉,你光想着堵住西峽口的方向,有沒有想過順逆會從盧氏以及潼關方向殺出呢?”

在明代,從陝西進入河南有三條路,一條是走沿黃的閿鄉-靈寶-陝州-澠池-新安-洛陽-偃師-鞏縣-滎水-滎陽,而闖入河南平原,一條是從商南走西峽口入內鄉,而鄧州鎮平進入南陽谷地,還有一條是沿洛水,自洛南走盧氏-永寧-宜陽到洛陽,然後再次洛陽東進鄭州或從洛陽轉汝州,深入開封南境、南陽北境及汝寧方向;所以,就算用牟文綬部暫時填補了武驤師的空缺,但在洛陽這個節點,4萬人的黃得功部還是沒辦法抽調的。

葉興志詫異道:“舒城縣侯所部,不動就不動了唄,這還有什麼好多說的?”

“問題是,光舒城縣侯的四萬人未必能守得住洛陽這個節點,”騰驤師參謀長殷靖安搖頭道。“至少要讓米脂鄉伯、鐵嶺鄉伯中的一個充作舒城縣侯的後盾,所以,我認為,一事不煩二主,乾脆讓這支部隊負責了西峽口方向的防務,順帶着作為舒城縣侯的預備隊。”

本時空中,是沒有土橋之變的,所以黃得功和高傑雖然互相看不上,但也沒到了有我無他的程度,也因此,朱由崧才安排兩部的防區相接,而殷靖安才會提議由高傑和尚可喜中的一部負責作為黃得功的策應,並順便堵上西峽口。

不待葉興志反駁殷靖安的話,府軍師參謀長章慶昌的腦袋已經搖的跟撥浪鼓一樣了:“原本少了舒城縣侯部,我朝兵馬就顯得捉襟見肘了,現在要是再少了米脂鄉伯或鐵嶺鄉伯部,那這仗還不如乾脆認輸呢!”

聽了章慶昌的話,有人不舒服了:“老章,你是不是太小看了咱們的戰力了?”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