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4章
張化龍向明軍投降后,明軍第一時間獲得了張獻忠死亡的消息,大喜過望的路振飛、趙光遠、耿廷籙等大明文武一方面向南京急報逆魁暴斃的消息,一方面以張化龍部為先鋒,加強了對大西軍殘部的追擊。
在明軍的步步緊逼下,根據孫可望的指示,大西軍一面進行堅決抵抗,一面又將之前在大理等地裹脅的、眼下卻行動緩慢的雲南百姓分批丟給明軍接手。
結果,士氣低落的大西軍雖然沒能擋住明軍的攻勢,但十幾萬被孫可望放棄的雲南百姓,就成功的拖延了明軍的進攻腳步----孫可望丟棄的雲南百姓時根本就沒給他們留下糧食,因此在大理巡撫耿廷籙的強烈要求下,明軍不得不動用自身軍糧來供應這些百姓的生存需求,這就導致明軍追擊部隊自身出現了缺糧的狀態,自然是沒辦法繼續進攻了。
就在明軍安排大理等地百姓返回家園的時候,孫可望派人向路振飛再次請降。
在請降信中,孫可望表示大西軍上下不願再與朝廷為敵,但數萬人放下兵甲也是不可能的----因為張獻忠屢降屢叛,朝廷可能不信任大西軍上下,而這種不信任又導致了大西軍方面生怕自己放下武器后,遭到明軍屠殺----所以,希望路振飛等人高抬貴手,放縱大西軍退出大明國境,進入緬甸自謀生路,“以為大明一忠貞外藩、永固邊疆”。
當然,孫可望也知道自己空口白牙是沒辦法讓明軍認識到自己請降的誠意的,所以,孫可望還表示,如果明廷願意默認大西軍佔據緬甸,為大明外藩,則他可以獻出張獻忠在過去劫掠的價值上千萬兩的財寶。
孫可望不提銀子還好,一提銀子,明軍中高層就炸鍋了。
是的,自張獻忠佔據四川以來,四川明軍就沒有拿到過軍餉過;而孫傳庭、路振飛兩人的部下雖然能拿到軍餉,可朱由崧給兩部每年的軍費,加起來也就只有一百萬兩而已;戶部、兵部過手后,還要打個八折,因此實際兩部只能到手80萬兩乃至更少,若是按江北-沿黃四鎮的標準來算,實際僅能養兵4萬人,所以孫傳庭、路振飛兩部這些年實際都是拿的半餉,就這樣還是有拖欠。
換句話說,在過去的四年半的時間裡,明廷至少拖欠了川滇黔三省十多萬明軍5~600萬兩的軍餉和1~200萬兩的傷殘將士恤撫金,就明廷目前的財政狀況,這筆錢,西南官兵們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拿到手呢,所以原本是沒有指望的。
可如今,一千萬兩的西王藏金就放在眾人面前了,知道消息的人就沒不心動的。
在財帛動人心的情況下,又鑒於回遷大理等地百姓導致的部隊無法前進的狀況,所以,路振飛不得不順應形勢,做出了暫時與大西軍停火的決定,但路振飛在向南京奏報孫可望人的懇請的同時,卻假意貪財的向孫可望的使者表明,孫可望不談什麼西王藏金還好,一說,現在明軍上下一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所以讓孫可望看着辦。
接到路振飛的回復后,孫可望一面督促大西軍及其餘裹脅百姓加速南下,另一方面也陸陸續續的給了明軍小50萬兩的銀子作為賄賂。
拿到銀子的路振飛立刻給近8萬明軍發了三個月的餉銀,然後開始遣返部分明軍返回四川,加強川北方面力量----這也是為了減少前線的供輸壓力----不過眼下和戰未定,所以路振飛裁減的還算謹慎,只調撥了8000明軍和6000川貴土兵北返,其手上還保留有7萬餘土漢部隊,相比目前縮水為僅剩6萬人的大西軍來說,還是具有一定的優勢的······
在大西軍殘部退往緬甸的時候,順軍高層就目前沸沸揚揚的明軍西征之事進行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