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9章
須知道,為了滿足清軍的戰時需要----由於河南目前依舊十室九空,清軍南征伊始很可能從河南搞不到足夠的收益,所以,所謂的戰時需要實際包括了清軍大舉南征初期的物資需要----清廷在大名、廣平、東昌、彰德、順德、真定等地的稅已經加到了當地漢族農民年收穫的七成到七成半了,這要是沒有清軍主力回去鎮着,被逼的活不下去的各地漢族百姓又怎麼可能老老實實的交糧食呢?
所以,考慮到時間已經接近九月末,距離清軍主力南下的時間也就一個月左右的濟爾哈朗,在耗不起的情況下----常言道,只有千日做賊,從來沒有千日防賊----才把35000多名清軍從沿黃前線撤回大名一線休整,外加震懾各方不滿的。
如果說,這樣是濟爾哈朗的決策失誤的話,那就只能說是非戰之罪了。
“廢話!”濟爾哈朗冷哼了一聲。“南蠻子有句話,叫做有錢難買早知道,要是世上有早知道,誰不知道趨利避害啊!”濟爾哈朗說罷,頓了頓,這才繼續道。“既然事情已經無法挽回了,現在最重要的是,把部隊集合起來,不能任由南朝兵馬逐個擊破了。”
濟爾哈朗準備讓沿黃前線的博洛、屯齊、滿達海三部及兗州方向的姜瓖部和泰安、新泰、萊蕪方向的石廷柱部全線後撤至大名周邊,籍此集結起一支大約7萬人左右的部隊----至於馬光遠、陳錦、全節、張存仁、王世選等部,濟爾哈朗也想調回來,但估計是調不回來了----屆時無論是死守待援,還是與明軍進行決戰,都能從容應對。
尼堪提醒道:“此事還要奏報攝政王知曉才好!”
濟爾哈朗冷笑道:“多爾袞是攝政王,我難道不是了嗎?南朝有句話,叫做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眼下都火急火燎了,等北京的旨意,只怕一切都晚了!”
濟爾哈朗說的也不錯,畢竟從大名到北京單程400多公里,即便用六百里加急,也要一天多才能把消息傳到,等北京那邊商量妥當,再把命令傳回大名,至少得要三天時間,屆時黃花菜該涼的,恐怕早就涼透了。
尼堪當然知道清廷高層內鬥的激烈,所以不敢阿附濟爾哈朗的決定,只能勸說道:“南朝此次以裝備旋膛銃為主的京營北伐,可謂來勢洶洶,但憑我們七萬兵馬只怕未必能得一勝利,還要朝廷火速增兵才好!”
尼堪為什麼會對七萬兵馬都沒有信心呢?
原因很簡單,其一,這七萬人中八旗兵頂多一半,而且還都是漢軍旗和蒙八旗,正宗的滿洲兵只有四千多人,因此戰力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其二,濟爾哈朗手中雖然有五、六十門紅衣大炮,但卻沒有前裝線膛槍,也沒有可爆炸的炮彈,因此很難在野戰中擊敗明軍京營主力----這可不是尼堪個人的觀點,而是八旗權貴的公認----所以,尼堪急切的需要更多的援軍,特別是裝備有線膛槍的京師八旗助戰。
濟爾哈朗點了點頭:“你說的也不錯,眼下的確需要朝廷提前派兵南下,這樣吧,調博洛回來的命令繼續下達,順便在給北京的奏報中說上一嘴。”
濟爾哈朗隨即冷然道:“眼下大戰方起,我想北京就算有人要做文章,也不會是當下的。”
尼堪嘆息一聲:“成,那就按鄭親王的意思辦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