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5章(1 / 1)

第2565章

是的,若以清廷偵察道的明軍京營的兵力來算,明軍在運河以西、太行以東至少將投入10萬部隊,這可是實打實的10萬人,而且是裝備了新式火銃和火炮的10萬人,光憑濟爾哈朗手中6萬兵馬是很難應對的。

聽完多爾袞的話,心中有數的英親王阿濟格立刻建議道:“應該立刻接應漠南蒙古各部進關!”

多爾袞搖頭道:“事先跟各部說好的時間是十一月初,現在漠南各部怕是還沒有整頓好兵馬,就算能調其中部分立刻進關作戰,數量上也是非常有限的。”

這一次漠南蒙古等於舉族南下,所以得把婦孺都安頓好了才能進關,這就需要必要的時間,不是說走就能走的。

肅親王豪格問道:“北京這邊的兵馬不能立刻南下增援嗎?”

“各地秋賦還沒能運到北京,就北京現有的糧食,是不足以大軍南下之用的。”多爾袞苦澀的說道。“而且把糧食都給軍隊了,就不能供應滿城百姓了。”

要是早年,八旗婦孺也能忍飢挨餓的等待大軍勝利的消息,但由奢入儉難,由儉入奢易,如今的八旗婦孺可是再也不能忍飢挨餓了----就算她們能夠忍受,只怕,征戰在外的八旗兵們心中也會牽挂,進而戰力發揮失常的。

多鐸咬牙切齒的說道:“那就讓山西的部隊前去支援!”

阿哈尼堪出列代多爾袞說明道:“大同這邊的糧食一樣沒收齊整呢!而且吳三桂也要得到錦州的糧食收了以後,才能西進山西,現在就把山西兵馬調到了河北畿南,山西就有可能丟了!”

禮烈親王代善第四子、今年年中剛剛受封為謙郡王的愛新覺羅·瓦克達咬牙切齒道:“那就把山東那邊的兵馬都撤出來,如此鄭親王手中還能多一萬五千可用之兵。”

瓦克達的話剛剛說完,又一封戰報送到:“沂州府方向南朝兵馬已經沿大運河東岸向兗州府城實施進攻;鰲山衛方向的南朝軍也已經向膠北、青北展開進攻了;登萊方向的我朝兵馬也遭到了南朝的水陸夾擊······”

明明明軍在山東方向發動的更早一些,為什麼濟爾哈朗上呈的相關奏報要比沿黃前線的消息慢上一拍呢?

原因也不複雜,一句話,膠東等地相比沿黃前線距離大名更遠,所以,相關戰報送到濟爾哈朗手中較晚----其實是,寧海州、登州府等地的戰報先送到了馬光遠處過了一手,然後才由馬光遠派人送往大名的,如此自然要比滿達海等人的直接報告晚了一步----既然濟爾哈朗那邊收到膠東及沂州方向的戰報較晚,自然送到北京也較晚了······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