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8章
對於降清漢臣的心態,多爾袞一早就洞察了,所以,哪怕這些降清漢臣奉上清廷急需的金銀糧秣,他還是該鄙視的鄙視,該不屑的不屑,甚至還對馮銓等人暗中表示,如果戰事真的出現了不利於清廷的結果,他可以帶着馮銓等人的家庭一起退出關外。
等感恩戴德的馮銓等人退下去后,若有所思的多爾袞再次招來多鐸密議:“眼下看來,軍需糧食及撤退八旗婦孺的糧食是能夠籌集妥當的,但現在有個問題,那就是吳三桂部不能再在廣寧中左屯衛(錦州)待着了。”
現在的情況是,清軍主力在漠南蒙古各部進關前,必然會全師南下增援濟爾哈朗部,這麼一來北京周邊就空了,萬一這個時候吳三桂翻臉的話,那事情就會徹底失控了。
“所以,要讓吳三桂部立刻進關,隨同京師大軍一同南下與南蠻子作戰!”多爾袞一字一頓的說著。“但吳三桂絕不會輕易服從這道命令的,他肯定會找各種借口拖延,得派一個重臣前往寧遠,威逼吳三桂部上路。”
聞弦歌而知雅意的多鐸反問道:“攝政王的意思是讓我去寧遠?這也不是不可以,但就寧遠的這點兵馬,怕是不夠吧!”
多爾袞對此早有考量,因此回復多鐸道:“我會讓務達海從盛京周邊抽調四千兵馬開赴廣寧中左所,這樣加上寧遠的兵馬就足夠威逼吳三桂部了!”
吳三桂-高第所部2萬多兵馬也不是紙糊的,多爾袞居然想用5000多兵馬裹脅其南下,不知道是信心十足呢,還是過於自大了,不過,多鐸也沒有考慮吳三桂起兵反叛的可能----在多鐸看來,因為消息不通,吳三桂是不可能知道前線生變的;且就算知道了明清攻守易勢,在沒有明確誰輸誰贏之前,吳三桂也是不可能下注的----只是擔心的問了另一個問題:“那,安樂州、鐵嶺衛那邊不守了?”
“不守了,就丟給祥福瑞吧!”多爾袞冷靜的說道。“一切以打贏關內這仗為優先;此外,我也不相信,祥福瑞敢一路殺到盛京城下。”
多鐸心思千迴百轉之後,點頭應道:“既然攝政王想好了,那我就執行······”
按下多爾袞在北京如何運籌帷幄不說,九月二十九日丑時三刻才開入巨野城的滿達海部在僅僅休整了不到2個半時辰后,便匆匆離城東去,撤向濟寧方向。
說起來,滿達海想的很美好,那就是今天務必要越過運河,趕到濟寧城內;然而滿達海部才行到距離嘉祥縣城還有十里的地方,即發現了明軍的騎馬夜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