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5章
姜瓖打保票道:“請公公放心,相關護衛,本官已經準備好了······”
二次北伐的第三天一早,清軍滿達海部在姜瓖部的倒戈一擊中徹底覆滅,就連滿達海本人也被姜瓖部抓獲,全軍最後僅有不到20人能逃回大名報喪;至此,連同倒戈的姜瓖部、寧海州城內覆滅的王世選部在內,清軍已經在累計損失了17000餘人,但這還不是這些天清軍的全部損失,因為就在九月三十日這天里,清軍還有兩個重大損失。
其一發生在膠東戰場上,當日中午,匯聚了從萊陽趕來的清軍后,駐守棲霞縣城的張存仁部及部分親清地主武裝計1500人,在棲霞縣城通往登州、福山的官道分岔口,遭遇了明軍京營永清師先鋒旅和右廂旅的突襲----一早判定棲霞清軍會北上救援登州、福山、寧海州的永清師其實已經在此處等待了一天了。
張存仁1500多人幾乎全部是步隊,根本無法應對1800名騎兵的衝擊,當即被對方用鐵蹄活活踏碎,最終近乎全軍覆沒,張存仁本人雖然不在戰死及被俘名單上,但也就此不知所蹤,徹底消失在了本時空的歷史之中······
如果說參戰雙方總投入不過3500人的(棲)霞北之戰只是明清大戰中一朵不起眼的浪花的話,那麼九月三十日下午在修武-獲嘉之間的黃堤鎮發生的戰鬥,規模就要大了許多。
這一戰的參與者是清軍博洛部萬人和明軍京營燕山師、虎賁師。
說起來,博洛並沒有料到明軍這麼快就把騎兵部隊運過了黃河,這是因為正常的思路應該是,先派步兵過河,等穩固和擴張了登陸場后,即佔領了沿黃的幾個縣城,確定周圍沒有清軍大隊后,才把騎兵和炮兵送上北岸。
但沒曾想,明軍在原武、陽武一線的登陸場在擊退清軍最初反擊后,便重點運輸了騎兵部隊,並在過去的兩天兩夜裡,全力將2個騎兵師的全部運過了黃河;並且過了黃河的明軍騎兵也沒有分散用兵,而是按照事先計劃,以阻斷博洛部東撤為唯一目標,堅定而迅速的插入了衛輝與懷慶之間。
啥?博洛部行軍的速度太過環慢了?
從懷慶府城到衛輝府城的直線距離是103公里,沿官道走的話差不多是230里的樣子,博洛部帶着大量的輜重,一天走個七十里,實際已經不慢了好吧,再快,就要出現趨百里而厥上將軍的名場面了,且就算不把部隊跑垮了,也把部隊跑累了,少不得要在衛輝好生休整兩日,到時候就不是單單浪費自己的時間了,而是連吞齊部的行動也耽擱了。
啥?從懷慶到衛輝不是有衛河可以通行嗎?
為什麼要走陸路!
崇禎末年至今,明、順、清三方在懷慶、衛輝等地來回廝殺,不說鬧得十室九空吧,人口折損也是很大的,所以一眾漕丁逃散不見,連漕船都所剩不已,是不可能完成萬人大軍及配套輜重的運輸的,
所以,博洛走陸路也是不得已的選戰,誰能想到明軍騎兵居然這麼快就出現了呢!
既然現在撞上了,雙方也就別無選擇,只能就地開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