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0章
明弘光四年、清順治五年、順永昌五年、西曆1648年十月初一,明軍二次北伐的第四天,一大早,昨天包圍了平度州州城的濟陽師右廂旅打響了攻城戰。
由於濟陽師右廂旅手中並沒有紅夷炮之類的攻城炮火,所以,該旅採取了古典的攻城辦法,於昨天圍城后,用周遭砍伐下來的樹木打造了一批楯車,然後今天在楯車的掩護下,對平度城外的護城河進行了填埋。
因為高密守軍被濟陽師名下的輔助騎兵所消滅,所以沒有得到援軍的全節手中僅有800人,其中火銃兵僅有40餘名、弓箭手也不不過百人,分散在四面城牆,能施展出來的壓制火力寥寥無幾,故而未能阻止濟陽師右廂旅完成填埋護城河的作業。
當日中午前後,平度州的外壕已經被填平,明軍開始午餐,這時,從掖縣出發的千餘清軍突然殺出,猛攻明軍在平度城北的營寨。
濟陽師右廂旅實際編成3個團,所以分配下來,每面城牆只有3個哨的510名戰兵,因此面對清軍突然自外線發起的進攻,營內官兵應對的有些吃力----這主要是右廂旅圍城時間較短,營寨建設尚未完善,針對外線進攻的防禦工事並不完備,否則以明軍京營各部現有的土木建築能力,清軍強攻營寨的結果,只可能是撞得頭破血流----而平度城內的全節注意到友軍突襲城北敵營造成的混亂,便孤注一擲的率部出城夾擊。
見此情景,接到城北營地求援的濟陽師右廂旅東西兩面圍城營地,迅速發兵救援,該旅南面圍城營地也以圍魏救趙的方式,攻擊平度州城;結果,濟陽師右廂旅南面攻城部隊一舉奪取了已經無人把守的平度南城城牆,進而突入城內,收復了平度城。
而在城北方向,東西兩面來援的明軍雖然截住了一部分自平度城內出擊的清軍,但卻沒能守住城北營地,讓全節率領少量部隊突了出來,不過,當全節知道援軍僅有千人後,不敢戀戰,立刻轉身逃跑了。
全節跑的也算及時,當南城明軍衝出北城門與東西兩翼明軍合圍突圍未成之全節部后,因此放跑了全節而惱羞成怒的濟陽師右廂旅旅長金過義,粗粗整頓兵馬,並留下傷兵守衛平度州后,便對全節及掖縣守軍展開了窮追猛打。
全節及掖縣援軍被濟陽師右廂旅追的是上天無門下地無路,最終於掖縣城南四十裡外的夏邱集一線為濟陽師右廂旅團團圍住,再也插翅難逃了······
在霞北之戰中消滅了張存仁部后,永清師以少數部隊護送傷兵、傷馬返回威海,其餘部隊押解俘虜前往登州,並向濟州水師陸戰營移交了全部俘虜后,全師移動了黃縣方向,以截斷萊州之敵可能對登州的救援;但該師的游騎向西一路探查,卻絲毫不見清軍救援部隊的蹤跡,相反,當永清師游騎在黃縣城外窺探時,黃縣居然主動開城投降了。
得到回報的永清師師長王之仁受黃縣開城的啟發,率領一旅騎兵直撲萊州府城,由於清軍增援平度時已經抽空了掖縣的守軍,因此見到明軍大隊騎兵出現在萊州城下時,萊州士紳便強迫清廷委任的萊州知縣葉尊尚獻城了。
通過審訊葉尊尚,王之仁搞清楚了萊州清軍的去向,於是便派人南下偵察平度方向的戰鬥,這樣就打通了濟陽師右廂旅與登萊方向明軍的聯絡······
而在登州方向,隨着濟州師右廂旅及濟州水師上陸炮隊的趕到,攻打登州城的時機也成熟了,於是親自坐鎮登州水城的寧虎便以大明濟州水師總兵官、安東縣伯的名義向登州守敵孫定遼部發出了最後通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