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1章
實現順利匯合后,按屯齊的意思是啥別說了,趕快跑,回到大名就是勝利,但尼堪卻認為,明軍騎兵的存在是一個極大的威脅,必須加以消滅或重創----兩部清軍匯合后,一共擁有騎兵和騎馬步兵7000餘人,數量上已經遠遠超過了明軍騎兵,所以尼堪才有如此的自信。
兩人互相不能說服,於是尼堪便以貝勒身份勒令只是貝子的屯齊率步隊、掩護輜重先行撤往大名,自己帶領騎兵和騎馬步兵前去追擊明軍燕山師和虎賁師。
屯齊無可奈何,只能接受了命令,領着6000多兵馬沿着衛河向大名撤去;在屯齊部繼續北撤的同時,尼堪所部7000兵馬迅速南下,亦步亦趨的盯着明軍虎賁師和燕山師不放。
如果只有燕山師自身,清軍騎兵追擊上來后,一早就撒丫子跑路了;若是沒有行動相對緩慢的炮隊和輜重部隊,虎賁師其實也或許能順利脫身,但由於輜重部隊和炮隊的拖累,所以,在虎賁師戰兵部隊與兩師炮兵、輜重部隊匯合后,明軍被迫停下了腳步,做出了正面迎戰尼堪部的架勢。
尼堪見狀不敢怠慢,立刻派探哨反覆打探周邊情況,在得知周邊20里範圍內沒有明軍主力后,尼堪便做出了進攻的決定,不過,此時日頭已經開始西垂,所以留給尼堪的時間不多了。
在尼堪派人實施偵察的時候,虎賁師迅速依託輜重部隊和炮兵部隊的四輪運輸馬車,構築起三個相距400米的品字形方陣----明軍前裝線膛步銃的有效射程雖然只有百丈(340米)左右,但最大射程接近500米,所以400米外依舊是其火力的覆蓋處,若是清軍想要從品字形方陣中間突破的話,肯定會蒙受空前的夾擊的----並將火炮、馬匹等隱匿在方陣之內,至於所有戰兵則以兩排斜行布列於車陣之外,以迎接清軍騎兵的衝擊。
而燕山師所部則移動到了距離品字形方陣的東側約500米的位置上排布,並形成了3個彼此之間相距40米左右的旅級的平行戰線,即“品三”的形態。
注意到明軍布陣情況的尼堪便命令所有騎馬步兵向明軍品字形方陣發起進攻,自己則率領騎兵正面迎戰燕山師的手槍騎兵。
尼堪手下的7000人中,有3500名騎馬步兵,因此在接到尼堪命令后,便以其中500人對突前的明軍方陣展開了攻擊,只是殺氣騰騰的清軍騎馬步兵並不能撼動虎賁師官兵的心神----虎賁師是朱由崧最早組建的京營部隊之一,參加過馬汊河、芳湖、武昌、倒水等多次大戰,雖然因為後續擴充,老兵分出去不少,但作為骨架的指揮系統和軍士系統依舊完整,能帶領新兵進行最艱苦的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