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4章
在長安的大順朝做出立刻東進山西的決議后,賀珍、王良智、田虎於第一時間,統帥萬餘兵馬自韓城-河津、宜川-吉州、吳堡-汾州等三個方向開入山西境內,並在較短的時間內,控制了河津、稷山、絳州、吉州、大寧、蒲縣、永寧州等多個州縣。
得知捲土重來的大順軍渡河東征的消失,毗鄰的鄉寧、萬泉、聞喜、隰州、寧鄉、臨縣等州縣紛紛易幟,一時間形勢對大順朝來說,一片大好。
明弘光四年、清順治五年、順永昌五年十月十一日,賀珍等人率順軍入晉第二梯度於大荔方向渡過黃河,當日,蒲州府及毗鄰的解州直隸州大部便宣布歸順大順朝廷;但大順方面並不知道,同樣是在十月十日,明軍高傑部前鋒已經抵達了絳縣,不久曲沃方向將迎來一場大戰。
而大順朝廷更加不會想到的是,由於勒克德渾撤離時幾乎把所有在晉清軍都帶走了,所以,在察哈爾各部陸續湧入大同的同時,鄂爾多斯東翼各部和烏蘭察布各部也毫無遮擋的從偏關方向湧入了山西境內----一開始是牧民家庭三三兩兩的湧入,後來是小台吉率着五帳、十帳的湧入,然後兩三百帳的大規模湧入。
窮瘋了的蒙古各部進入山西自然不是前來傳遞和平和友誼的,因此偏關、河曲、保德、神池、寧武、朔州、平魯等地立刻陷入了腥風血雨之中、並且這股血浪還在以快的速度向太原方向擴張,逼得太原士紳和百姓一方面緊急向尚在汾州府境內的賀珍部求援,一面又自行組織團練,對抗來襲的蒙古各部。
但太原方面的求援,實際讓賀珍陷入了左右為難的境地,這是因為,陝北也傳來了蒙古人大舉入侵的警報----鄂爾多斯東翼各部或可以跟烏蘭察布各部一起深入山西,但鄂爾多斯西翼各部卻也是不太好跟着進入山西的,所以,他們選擇進攻陝北,然後一路打到西安----由於大順朝廷的可用兵馬不是被牽制在了漢中、西安,就是派去了山西,因此李自成接到警報后,根本沒有足夠的兵力開赴北線迎戰入侵的蒙古各部。
可單靠陝北方向的屯軍,是沒辦法抵禦瘋狂的鄂爾多斯人的,所以,再三權衡之後,李自成決議從山西調回賀珍等部萬人去平定陝北“韃亂”。
只是,賀珍本人好不容易控制了晉西七八個州縣,正準備攻入汾陽、全取太原呢,實在是有些捨不得返回陝北那苦地方;不但身為岐侯的賀珍不願意回去,就連確山伯王良智、寧陵子田虎也都不願意回去,但李自成一日三催,在胳膊拗不過大腿的情況下,王良智和田虎也只能無精打採的退過了黃河。
不過賀珍經過慎重考慮后,堅決不執行李自成的命令----賀珍是賀錦的胞弟,同樣出身革左五營,因此在順軍中具有較大的獨立性----而是執意在山西中北部地區發展,為此,賀珍還拚命擴軍,短短几天里就把部隊從原先的四千人,擴大為了一萬出頭。
見賀珍聽宣不聽調,大順朝廷立刻就切斷了對賀珍部的糧餉供應,並督令劉芳亮、李來亨等部加速北進,以搶佔山西地盤、擠壓賀珍的控制區······
“攝政王,情況不太對勁啊!”為了震懾入關的漠南蒙古各部,迫使其等服從清軍指揮,繼十月初八日,肅親王豪格率部二萬,南下與濟爾哈朗會師后,多爾袞率領清軍最後一支重兵集團開往了宣府,然而多爾袞才到懷來,先一步抵達的清兵部尚書阿哈尼堪卻報告了一個不太好的消息。“來的蒙古各部似乎太少了。”
多爾袞的目光一凝:“你的意思是,漠南方面收到了消息,有人想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