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8章
蜂擁而至的蒙古騎兵讓兵力有限的賀珍只能確保曲陽、太原、忻州、壽陽、榆次等有城牆保衛的州府縣城,所以賀珍只能指望劉芳亮、李來亨等人能執行之前達成的守望相助的協議,然而,還未等李來亨決定是否向賀珍提供支援,西安的調兵命令便送到了李自敬和李來亨兩人的手上。
作為李氏皇族的一員,李自敬和李來亨自然是不可能拒絕李自成的命令的,所以,兩人決議放棄山西,率部回返陝西作戰,但問題是,他們兩個願意走,手下的順軍老兵也願意走,可那些在山西招募的本地新兵卻沒幾個願意離開山西的。
所以,為了避免西撤路上,順軍新兵出現大規模逃亡的事例,牽動了本部軍心士氣,李自敬和李來亨迅速召回了準備率部向沁源方向展開進攻的順將楊彥昌,然後將臨汾周邊數座城池,並一萬五千多不願意離開山西的順軍新兵移交了楊彥昌,自己率着剩餘5000多順軍老兵、2000多願意前往陝西的順軍新兵進入呂梁山,向黃河方向撤去。
李自敬、李來亨等率着順軍老兵撤退後,幾乎是單槍匹馬前來接手的楊彥昌----楊彥昌手中有500順軍老兵和另外2000順軍新兵作為班底,但這些部隊目前還在岳陽,並沒有同快馬加鞭的楊彥昌一起返回臨汾----根本不能有效的壓制住手下順軍新兵指揮官。
所以,李自敬、李來亨部撤退後,不過兩天,便有王自仁、席順、許葯等三部頭目,率各自部隊計1100人,脫離臨汾管轄,其中王自仁、許葯率部投降了高傑,席順則自據汾西,成為了一個地方小軍閥。
王自仁等率部脫離楊彥昌指揮后,臨汾周邊的順軍各部頭目有樣學樣,或密謀投降明軍,或率部脫離后據一縣鎮自守,或率部遁入山林落草為寇。
見勢不妙的楊彥昌只能率領看起來還忠於大順朝廷的2000餘山西兵放棄臨汾,北撤洪洞,並在與本部2500人匯合后,繼續北撤至介休方向;不過隨着入侵山西的蒙部逐步向南深入,楊彥昌最終只能與賀珍所部匯流。
按下楊彥昌部後來的情況,暫時不說,王自仁等部歸降后,確認了臨汾虛實的高傑,迅速帶兵從解州趕回平陽,然後一路接收包括臨汾在內的各地州縣,並攻滅那些圈地自立的各路小軍閥,迅速控制了冷泉關以南的晉南大部。
只是,高傑平定晉南的速度還不夠快,這不,他的面前已經出現了南侵的蒙部······
“總鎮,劉帥到了!”
聽完報告的姜瓖大驚失色:“他怎麼來了?快,請劉帥進城,不,隨我一同至城門口迎候劉帥!”
一通慌亂后,姜瓖兄弟及幾名在慶雲的姜部部將將劉肇基請入了慶雲縣衙。
等坐定后,劉肇基開口道:“陛下對東路軍因循不進極為不滿,派人前來申斥。”
一句話,讓姜瓖兄弟及與會的姜部部將們臉色大變,但劉肇基卻視而不見的繼續道:“所以,本帥就只能親自過來問問姜總鎮,接下來貴部什麼時候能收取南皮和滄州了?”
姜瓖苦笑道:“劉帥明鑒,並非姜某消極避戰,而是清軍在浮河以北布置有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