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3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012 字 1個月前

第2723章

所以清軍第17排、第18排乃至第19排騎兵和騎馬步兵的突擊硬生生的被明軍擲彈兵用手榴彈給炸散了、炸退了----其實並不單純靠手榴彈,事實上,退後重整的明軍4師戰兵重新裝填后,用排銃助戰,才是造成3排清蒙聯軍鎩羽而歸的主要原因。

咦?這6個團的擲彈兵不是布置在西南兩面防線上的嗎?怎麼調來東面了?難不成,是西南兩面的清軍已經被打退了嗎?

事實上,西南兩面的清軍並沒有被完全打退。

要知道,負責進攻明軍南面羽林師陣地的是承澤郡王愛新覺羅·碩塞指揮的1000滿八旗騎兵/騎馬步兵、4000蒙八旗騎兵和10000漠南蒙古騎兵;負責進行明軍西面騰驤師防線的是謙郡王愛新覺羅·瓦克達率領的同等構成、同等數量的萬五兵馬;就各自規模而言,碩塞和瓦克達部都是起牽製作用的。

既然是牽制部隊,那麼進攻就不可能如多爾袞這邊一樣,雷霆萬鈞,因此,碩塞和瓦克達就只能以千人隊的規模輪番騷擾明軍羽林師和騰驤師,但這麼一來就明顯不能給明軍西南兩面的防禦造成較大的壓力----1000騎兵想要突破5440名裝備前裝線膛步銃的戰兵防線,幾乎是沒有可能的,更不要說羽林師和騰驤師還各有48門1.5寸炮助戰呢。

注意到清軍西南兩面部隊幾乎沒可能給己方造成威脅,而東面戰場形勢較為危急,所以朱由崧便做接受了余龍的建議,將6個擲彈兵團4000餘名戰兵調往東部戰場;並且這6個擲彈兵團早在府軍師等與清軍步隊展開對射時就已經調了過來,只是當時危機很快解除了,所以才沒有第一時間參戰。

當然,擲彈兵加步銃兵的組合也不是無懈可擊的,所以,第20排清蒙騎兵/騎馬步兵還是衝進了明軍的陣列中----雖然1350騎中,成功達陣的不到500騎,但還是引起了明軍陣列的混亂----導致明軍步銃手和擲彈兵捲入肉搏戰中。

一旦有部分步銃手和擲彈兵無法發揮遠程火力,那麼接下來就有更多的清蒙騎兵/騎馬步兵實現達陣,於是,等到清蒙聯軍第25排騎兵/騎馬步兵沖入明軍陣線后,明軍在東面的各部全面陷入了與清蒙聯軍的肉搏戰當中。

此時,明軍裝備的六管前裝線膛短火銃再次立功了,大量沖入明軍陣中的清蒙騎兵以及那些已經進入步戰狀態的滿八旗、漢軍旗兵被手持短火銃的明軍在近距離給打死打傷,最後淹沒在了竭力廝殺的人群之中。

說時遲,那時快,最後5排清蒙聯軍在多爾袞的帶領下,以排山倒海之勢頭沖入了明軍陣列中,其中近千名清蒙騎兵突破了明軍的阻攔,直撲明軍主炮兵陣地而去,一時間主炮兵陣地似乎陷入了危機之中·····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