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6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116 字 1個月前

第2836章

高傑部到底有沒有在鼠雀谷大敗南侵漠南蒙部,一時半會還沒辦法明確,但黃得功部在朱由崧由河間啟程北上北京的當天,展開了對潼關的正式進攻卻是不假的。

當然,明弘光四年、順永昌五年十一月十五日的戰鬥,並非是明順潼關大戰的序幕,要知道,其實在四五天前,黃得功部就與順軍潼關守軍袁宗第部展開了一系列的前哨戰。

但幾乎與清順潼關大戰一戰,在這一系列的前哨戰中,順軍都遭到了慘痛的失敗。

是的,若是換成清順潼關大戰時的順軍來迎戰黃得功部的話,也許結果不會兩樣,但順軍的損失絕不會那麼大,可眼下這支順軍卻是永昌三年後才重建起來,不但缺乏足夠數量的甲胄,而且還是以步隊為主,缺少足夠數量的騎兵,因此面對明軍中戰力排在前列的黃得功部時----明軍中,不算京營各部,黃得功部和高傑部是戰力最強的兩支,尚可喜、孫守法等部相比黃、高兩部來說都要差了許多----就顯得有些一籌莫展了。

守備潼關的順軍袁宗第部有四萬戰兵和三萬附近軍屯中徵召來的輔兵,看起來兵力也算雄厚,但在一系列的前哨戰中,折損了近6000名的精銳,就已經打斷了脊梁骨,再也無力出擊了,所以,只能眼睜睜的看着黃得功部用炮火猛轟潼關關城,卻無能為力。

“萬歲!”在明軍紅夷火炮射擊的間隙,袁宗第衝著從華陰趕來的視察的李自成說道。“黃得功真不是玩意,居然學習多鐸的打法,這riqiu的就是以本傷人······”

沒錯,吃過虧的大順朝廷在回到西安后也曾經想要仿照紅夷火炮,但一方面大順朝廷根本拿不出那麼多銅來造炮,另一方面大順朝廷手中也沒有能製造紅夷火炮的工匠,所以想法遲遲沒有落實下去,到如今,卻是讓順軍方面再度吃到了苦頭。

看着面前這樣因為恐懼而一臉沮喪的士兵,同樣有些絕望的李自成卻有些輕描淡寫:“綿侯,既然潼關守不住,那就不要死守了,當以保全麾下兒郎要緊。”

袁宗第並不知道李自成已經堅定了率部西進的決心,便有些詫異的看向李自成,卻見李自成交代道:“稍後,朕會帶走一萬五千兵馬,剩下的萬五兵馬和一眾飢軍,不,輔軍,你且把握好了,再堅持十天,然後再行西撤!”

袁宗第敏銳的覺察到了什麼,問道:“西撤?撤到哪去?”

李自成回應道:“第一步先撤到鳳翔、寶雞,接下來再往哪撤,到時候再說。”

袁宗第不解道:“關中就不要了?”

李自成冷靜的說道:“明年夏收之前,關中只是一個包袱,至於明年夏收秋收能不能有個好收成,也不一定,或許這個包袱暴明還不僅要背六個月,甚至還要背更長呢!”

李自成的意思是,黃得功部為了堵塞順軍滲透進入河南的通道,必然會留下相當兵馬把守潼關、朝邑等地,如此一來,剩下的兵馬頂多控制了關中平原,而很難進一步向北向西進軍,屆時,順軍就可以利用陝北及隴東的有利地形不斷入侵關中平原,讓黃得功部疲於奔命。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