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3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170 字 1個月前

第2843章

“王爺,南朝騎兵一分為二,大部向石河上遊方向探查而去,另一部分則應該是迴轉回去向大隊報告了!”

聽完手下人的彙報,不想參與內鬥、而故意留下來執行後衛任務的愛新覺羅·碩塞言道:“都打疊起精神來,從山海關到寧遠近二百里的路,肅親王他們最快也要走四天,從寧遠到大凌河,又是一百八十里地,也要走四天,所以,我們得至少堅守五天才行。”

聽到五天這個數字,負責留守的清軍將官們一個個面沉似水,為此碩塞安慰道:“不要太過擔心了,南朝主力兵馬絕不可能那麼快到的,並且到了也不可能立刻攻打山海關沿線,事實上,我們頂多守一兩天而已,別說這樣都守不住啊!”

愛新覺羅·穆爾察憑藉著自己宗室的身份,小心翼翼的問道:“那萬一真守不住呢?”

見碩塞不悅的眼神,穆爾察急忙辯解道:“南朝的步銃打得又遠又准,這也就算了,了不得我們躲在城垛後面不冒頭就是了,但問題是,南朝的炮,就算我們躲在城垛後面都擋不住啊。”

在場的清軍軍官紛紛點頭,一個個身感同受的樣子,對此,碩塞不以為然道:“別把南朝的炮想的太厲害了,那麼高的城牆,能打得到嗎?”

山海關一線的城牆大都有13~14米高,而明清兩軍裝備的火炮其實都是彈道較為平直的加農炮,因此想要從平地上,打中城牆頂部是不容易的;不過,碩塞顯然不知道,明軍京營有直屬的攻城炮團,其中裝備的卡隆炮或許也無力維持較大的射角,但專門研製的臼炮,卻是可以擁有從+10°~+80°的射擊角度,足以對山海關城頭加以較為準確的打擊。

並且,在穆爾察的理解中,明軍不用臼炮也能給山海關造成一定的威脅:“承澤郡王明鑒,萬一南朝兵馬在城外壘設炮台的話,一樣也是能打到城牆之上的。”

碩塞卻笑了起來:“南朝若是壘砌炮台,本王還求之不得呢,你們想啊,這大冬天的,想要把炮台給弄起來,得多折騰啊,少不得要花上一兩天的時候,保不齊,等南朝把炮壘弄成了,咱們也該走了。”

覺羅吉哈禮探問道:“萬一南朝壘砌炮台的速度比我們想象的快呢?萬一,南朝不用火炮,只用步銃掩護直接發起強攻呢?承澤郡王,我們只有六千兵,而山海關一線關城哨堡加起來十幾座,我們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南朝卻可以集中兵力攻擊一點,所以,不能想的太樂觀了!”

沒錯,光是從角山南麓到大海這10公里左右的沿海平原地帶上就有一座關城、五座所城需要防守,而角山以北還有九門口一線需要防守,六千兵完全不夠用的,一旦明軍集中攻擊一點,極有可能出現一點動搖全線崩潰的局面。

碩塞沒有任何的猶豫,給出了令所以在場人滿意的答案:“我們留在山海關一線的目的是儘可能的拖延時間,方便各家眷屬撤回盛京,所以,能堅持多少是多久,真要在山海關擋不住,那我們就退,退廣寧中前所拖上一兩天,再退到廣寧中后所拖上一兩天,總之,我們不跟南朝死拼硬打,一切都是為了拖延時間,拖延夠了,我們就走!”

一眾在場的滿清軍官長舒了口氣:“如此就好啊······”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