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2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246 字 1個月前

第2882章

“大都督府參軍司就沿邊防禦做以下臨時規劃:甲,以永平府沿邊置永平總兵一員,額兵二萬七千至三萬三千、戰馬四千一百至五千五百匹、馱馬走騾八千至一萬零三百匹。”

余龍這裡所說的額兵其實也要進行京營化改造的,即日後同樣以師、團、哨、棚編列,而且還是三三制下的簡編方式。

“乙,以薊州府沿邊置薊州總兵一員,額兵二萬八千至三萬一千、戰馬四千二百至五千五百匹、馱馬走騾七千至一萬一千匹;”

“丙,以順天府境內沿邊及順天府並保定府內長城沿線至順天總兵一員,額兵二萬至二萬五千、戰馬三千五百至四千匹、馱馬走騾六千五百至九千匹;”

“丁,以宣化府境內沿邊置宣化總兵一員,額兵一萬七千至二萬一千、戰馬二千七百至四千匹、馱馬走騾五千五百至七千匹;戊,以大同沿邊置大同總兵一員,額兵二萬七千至三萬二千、戰馬四千一百至五千五百匹、馱馬走騾八千至一萬一千匹;”

“己,以保德直隸州沿邊置保德副總兵一員,額兵八千至一萬五千、戰馬一千至一千三百匹、馱馬走騾一千七百至二千二百匹;庚,以榆林府沿邊置榆林總兵一員,額兵二萬六千至二萬八千、戰馬三千六百至四千二百匹、馱馬走騾六千至七千三百匹;”

“辛,以寧夏府沿邊置寧夏總兵一員,額兵二萬四千至二萬六千、戰馬三千六百至四千匹、馱馬走騾六千至八千匹;”

“壬,以狹西行都指揮使司沿邊置河西總兵一員,額兵三萬二千至三萬四千、戰馬五千四百至六千匹、馱馬走騾八千九百至一萬一千匹;癸,另於西寧置鎮羌總兵一員,額兵九千至一萬五千人、戰馬九百至一千五百匹、馱馬走騾一千五百至二千四百匹。”

朱由崧問道:“以這般估算,最大兵數是多少?最少又是多少?”

余龍回應道:“最少是二十一萬八千兵,最大是二十六萬;軍馬這邊最少是三萬三千一百匹、最大是四萬一千五百匹;馱馬走騾這邊,最少是五萬九千一百匹,最大是七萬九千二百匹。”

朱由崧嘆息道:“顧不得祖宗要維持不要錢的軍戶制度呢,說實在的,這也太費錢了,國家財力完全不能支應,參軍司能不能考慮一下,再削減一二數字呢!”

在朱由崧的構想中,短期內明軍主要由作為中央軍和快反部隊的京營、地方鎮戎部隊及邊軍三部分組成,其中京營應該維持在10~15萬間、地方鎮戎部隊目前計算是23萬上下,若是再加上26萬邊軍,這60餘萬大軍哪怕什麼都不做,就足以把大明現而今每年700萬兩出頭的國家收入全部幹完了還不夠。

余龍回復道:“那就全部先按最低程度編列,但這樣一來,沿邊就只能防守,不能實施進攻了;並且,為了防止外敵再度採用清虜昔日破關的手段,重點突破某處關隘后長驅直入,在二線還要以一定數量的京營兵馬充作預備隊。”

朱由崧回應道:“可以在順天、奉天(河南府)及平涼三地各安置必要數量的京營師、團。”

按照大都督府參軍司之前的計劃,京營稍後會整編出14個5600人的步兵師和1個同等規格的騎馬步兵師、8個2660人的騎兵師、8個1200人的獨立騎馬步兵團、4個645人的獨立騎兵團、20個1150人的獨立炮兵/工兵/輜重兵團,若是再有餘力的話,則再增加1個步兵師或騎馬步兵師及若干獨立團。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