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9章
若不加上預備給遼寧道留下的兵馬,再三精簡過的國內鎮戎部隊總數為177400人,配屬內河近海舟船288隻、戰馬5685匹、馱馬走騾21650匹,這個數字加上218000名邊軍官兵、141000名京營官兵以及配屬邊軍和京營的50000餘匹戰馬、120000餘匹馱馬走騾,便構成了未來大明的絕大部分的國防力量----不含勇士營及北洋、東洋、南洋三大水師,也不含半獨立的瓊州水師。
“五十四萬五千四百餘兵、小三百內河近海舟船、五萬六千餘匹戰馬、十三萬二千餘匹馱馬走騾?”朱由崧看着這個異常龐大的數字,搖頭道。“還是太多了,就不能再做一些必要的裁減呢?朝廷絕沒有那麼多錢養兵啊!就是把內庫也算上,也是不夠的。”
儘管舟船、戰馬、馱馬走騾以及各種軍械大都是現成的----自產或繳獲的----未來一定時間內不需要再採買,但要填滿七十三萬張嘴是很不容易的,按最低支出來算,一年也得小二千萬兩(註:馬匹雖然不領月銀,但馬吃的可比人多,按一馬當三兵算,普通士兵一個月的口糧、菜金相當於一兩銀子,那麼馬一年至少要花三兩),這是南京戶部和御用監根本拿不出來的數字。
當然若是西北一併光復后,依舊徵收一千多萬兩的遼餉及七百多萬兩的練餉的話,那麼合上全年2600萬石的正賦倒也夠了----200多兩的剿餉於崇禎十二年後就停徵了----但這麼做卻是飲鴆止渴,極有會可能催生新的內亂,這就是朱由崧所不樂見的了,所以大明日後必然要進行一定程度的減稅或用其他方式彌補百姓,如此一來就不能不裁減軍費了。
余龍雖然知道朱由崧的難處,但他也已經儘力了,所以,對於朱由崧的要求,余龍只能苦惱的回復道:“邊軍和各道鎮戎兵馬已經沒有裁減餘地了,要減,就只能減京營兵馬了。”
朱由崧卻道:“這可不一定吧。”
說話間,朱由崧提筆在余龍上交的報告中劃去了全部的畿南守軍,又裁減了河南道、江北道、黃淮道各一個團,然後停下筆來的朱由崧便略帶得意的說道:“這不就又少了四千兵、數千馬騾了嘛。”
隨後朱由崧考慮了一會,又劃去了原定設置在陝北道的副總兵官及鎮戎兵。
見狀,余龍提醒道:“陛下,狹西那是二逆發源之地,就算日後平定,未免存在死灰復燃的可能,還是要格外慎重才好。”
朱由崧認為余龍的話是有道理的,便把報告還給余龍:“狹西四道或可以不做過多裁減,但其他方面你們再想想辦法,哪怕只裁掉八千一萬的兵也是好的,如果實在無法裁減兵力,那麼想辦法裁減馬匹,將原來的騎兵改為騎馬步兵···但京營只能擴充不要裁撤,日後朕還指望用京營擴張更大的國土呢!”
這是朱由崧第一次在臣子面前明確表示大明日後要對外進行領土擴張,對此,余龍按住內心的激動,低沉的回應道:“臣和參軍司一定想辦法再削減一些兵馬,以節約軍費!”
余龍退了下去,朱由崧掃了掃今天輪值的內侍,然後吩咐道:“剛剛朕與余卿的話,不得外傳,誰要是泄漏出去,讓幾位老先生們知道了鬧滕起來,所有人一律問罪!”
一眾內侍立刻跪倒在內:“奴婢等斷不敢對外胡言亂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