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2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213 字 1個月前

第2942章

“阿顏濟農,沿陽武河進山之前,你還在疑問,土默特人和蘇尼特人為什麼沒有走陽武口,卻非要在雁門山那邊耽擱着。”看着陽武口的戰鬥痕迹,以及並未化凍的各種冰制胸牆,來自喀喇沁右翼的梅圖對身邊阿巴哈納爾左翼的副汗說道。“看到了沒有,不是他們沒有走,只是當時沒有走通罷了!”

阿顏有些疑惑的看了看戰場的遺迹,扭頭問道:“梅圖塔布囊,如果按你說的,土默特人和蘇尼特人沒能突破明軍的阻攔,衝出陽武口,因此被迫轉向雁門山,然後希圖從雁門山中找出道路前往大同方向的話,那之前在陽武口的明軍跑哪去了?”

梅圖冷然道:“還用說嗎,一定是撤到陽方口去了,寧武關長城那邊可比這裡更好設防!”

陽武口這邊沒有人造關隘,所以燕山師阻擊時必須要用冰來敷設陣地,而陽方口那,前有寧武關城,後有寧武關長城----寧武關的位置在陽方口南口,正式的名字叫做山西鎮鎮城,而寧武關長城設置在陽方口北口,與南口之間直線距離有十多公里之遠,因此寧武關與實際名字叫做寧武守御千戶所的寧武關長城並非是一回事,兩者之間也沒有城牆緊密相連----明軍顯然能更好的實施守備。

阿顏搖頭道:“陽方口來的時候,我們都看過了,的確比較合適守備,但整條寧武關長城連綿二十餘里,你說得要多少兵才能守得住?”

陽武口這邊河谷通道也就130~140米寬,而寧武關長城那邊需要設防的長度是陽武口的幾十倍,因此,儘管陽方口有關牆長城作為依託,但實際上還是守陽武口的要求更低一些。

梅圖的眼睛一亮:“阿顏濟農的意思是,明軍與土默特人和蘇尼特人實際是兩敗俱傷?”

阿顏也不做肯定,只是說道:“這是最好的結果了!”

梅圖遲疑道:“那最壞的結果呢?”

阿顏嘆息道:“要想在勾注山中找到北上的道路,不是那麼容易的,否則,南蠻子就不用造雁門關了,所以留給我們的就兩條路,一條是不管怎麼的,都要硬闖陽方口,另外一條就是回頭走汾河谷地進呂梁山,但第二條路顯然更不好走,因此,最壞的情況就是,不管明軍阻擊土默特人和蘇尼特人時有沒有傷亡,我們都要硬闖陽方口。”

梅圖之前為自己站在第一層還有些洋洋自得,結果現在發現阿顏已經站在了第三層上,不禁心中嘆服,但嘆服歸嘆息,他還是滿懷希望的問道:“就沒有其他路可選了嗎?”

“也不說沒有!”阿顏回復道。“那就是各部集結起來,也不再考慮北返,而是跟合圍上來的明軍決戰,打贏了,自然就有出路;但這太不容易了,我們蒙古人心不齊啊!”

是的,眼下已經沒有一個強力領袖能把蒙古人再團結起來了,各部彼此都有齷齪,又怎麼可能在決戰中拋開一切,不計代價的死戰呢,因此決戰這個選擇雖然看起來可選,但實則卻是不可選的,非要到大家都走投無路了才能予以觸發。

並且就算觸發了,選擇在哪決戰,跟誰決戰都是有講究的----阿顏私下以為,等一眾漠南蒙部都開到了恢河谷地,那麼大家肯定更想着奪下寧武關長城亦或是想辦法翻過管涔山脈,而未必願意與緊追而來的明軍發生大規模的野戰。

梅圖苦笑起來,笑罷,問道:“那接下來我們該怎麼辦?”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