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8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314 字 1個月前

第2948章

站在寧武關城頭向外張望,只見數百人一隊的蒙古兵不時呼嘯着繞城而過,然後毫不留戀的向北方陽方口北口的寧武關長城的方向撲去,如果再極目遠眺,觀察者就會發現南面的恢河河谷中,一字排開,散布着大量的蒙古式帳篷,顯然,在那個方向,有着更多的蒙古人。

當然,也不是所有蒙古人都對寧武關沒有興趣,偶爾也有蒙古兵驅馬逼近寧武關外已經排空積水的外壕,然後衝著寧武關城頭指指點點的;因此,沒當這個時候,寧武關城頭上那些軍戶子弟出身的義勇們就分外的緊張。

是的,駐防寧武關的清軍一早就隨着勒克德渾撤往直隸,然後大半葬送在了滹沱河之戰中,所以,現在守衛寧武關的是本地的居民和四面逃亡而來的難民,也就是寧武關作為昔日山西鎮的鎮城,城牆堅固高大,且蒙部南下時城內還有效忠清廷的官員出面交涉,因此,在蒙部南下時,才沒有受到攻擊。

但問題是,隨着明軍的到來,寧武關城改換了門廷,現在沒有了清廷的幌子,誰也不肯定,蒙古人會不會在北歸的路上順手加以攻擊,而單憑少量進駐寧武關的騰驤師所部及一眾只會種地、經商的軍戶余丁,大部分守軍是沒信心守住寧武關城的!

守城義勇們直面捲土重來的大隊漠南蒙部的反應,讓騰驤師進關部隊頗有些不屑,所以,某些騰驤師的士兵不免有些鄙視:“我說,你們現在說怕有用嗎?想一想,你們身後就是家人,若是不想他們跟晉中的百姓一樣被韃子禍害了,就給我拿穩了刀槍!”

雖然守城義勇們並不能完全聽懂騰驤師官兵的南方口音,但家人兩個字還是能聽懂的,所以,多少也能猜出來騰驤師那些士兵們在吼些什麼,沒錯,山西軍戶跟漠南蒙部打了十幾代人的仗了,非常清楚漠南蒙部的脾性,他們可不會因為寧武關義勇不做抵抗,就放過了城內的百姓,因此,為了家人的安全,在蒙部發起進攻時,寧武關義勇只能拚死守住城池······

按下在騰驤師官兵的激勵鼓動下,略略穩住心神的義勇兵不說,這邊,已經接過寧武關城防指揮權的騰驤師擲彈兵團團長甘沖也把寧武關內的頭面人物都糾集了起來。

“本官聽說,你們中有人希圖與城外蒙部聯繫,以出賣本團為代價,保住自身、家人及財物安全。”甘沖一邊說,一邊環視屋內,將與會者各自的表情盡納眼底。“你們呢,以前多少跟蒙部有所勾搭,所以有這等與虎謀皮的想法並不奇怪,但本官還是要提醒你們一句,正所謂逃過了初一、逃不過十五,滿清已經敗了,連北京都已經光復了,誰要是看不清這局面,等朝廷大軍此地開到了,你們出賣本團的罪責終究是要清算的,難不成,你們還能丟下寧武關的一切,跟着韃子逃回草原去嗎?”

擲彈兵團進駐寧武關時已經讓寧武關內的一眾頭面人物接受了大明已經擊敗清廷,光復直隸的消息----若是擲彈兵團是從南面的靜樂、寧化所方向開來寧武的,寧武關的頭面人物或許還不一定相信明軍已經擊敗清軍主力、完成北伐大業,但問題是明軍是從朔州方向開來的,這就不能不讓寧武關城內的頭面人物相信,清軍已經徹底失敗了,明軍主力正在經由宣府大同一線進入山西----現在甘沖只不過是在逼着他們進一步認清事實,不要再患得患失。

甘沖的話剛剛落地,在崇禎十五年就回鄉里居的原山西鎮副總兵馬朝便應和道:“請甘將軍放心,我等都是明事理的人,斷不會在此時此刻動搖大局。”

的確,看不清大局、只顧眼前的人有沒有呢?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